
出版社: 科技文献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138.60
折扣购买: 性与糖尿病(精)
ISBN: 9787518977581
秦贵军,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郑州大学特聘教授,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务委员、性腺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常务理事。受邀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第九版全国统编教材《内科学》编委,担任《中华糖尿病杂志》副总主编,以及《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等10余部杂志编委。荣获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省管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近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级项目子课题10项,省厅级课题10余项,获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4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0余篇,组织编写《特纳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克莱恩费尔特综合征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等多部国家级诊疗指南。
很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并不去关注受试者的性角色,部分研究仅选用一种性别作为观察对象,不同性别之间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生活方式偏爱、思维模式、机体的解剖结构、器官功能、生理学、激素节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甚至存在巨大的性别间差异,尤其是其在内分泌代谢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之深远比我们想象得更为普遍和重要,对于部分疾病,尤其是内分泌代谢疾病领域的很多疾病,立足于性别差别的研究才有可能呈现病理生理机制的全貌,才是科学的和严谨的。因此,进行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也必须将性别差异的因素考虑在内。 这是一本关于性激素、性角色、性别差异与代谢稳态、肥胖和糖尿病领域的专业著作,本书共4章、27节,主要介绍了代谢稳态及疾病中存在的性别差异,以及雌激素和雄激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章讨论了不同性别的糖尿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以及这些疾病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的性别偏倚。性别差异影响代谢的许多方面,涉及血糖异常和肥胖的发病机制,包括人体成分的差异、脂肪组织生物学和分布、胰岛素分泌及作用、代谢性炎症、瘦素调控心血管功能、营养和微生物介导的免疫代谢调节、雌激素受体α相关的肝脏生物学及功能、肌肉消耗、下丘脑神经元调控能量稳态过程等。 性激素是导致葡萄糖和能量稳态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从第二章开始,本书分别论述了围绝经期及雌激素对女性葡萄糖稳态的影响、雌激素对肝脏脂质代谢的调节、雌激素受体在调节代谢平衡和胰岛素敏感性中的作用、雌激素对男性体重调节的影响、雌激素对棕色脂肪组织产热的调节、脑内雌激素在摄食行为中的作用、雌激素对机体低血糖反应的影响、雌激素对胰岛及胰岛素生成的影响、雌激素受体α调节能量和葡萄糖稳态的核膜作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在代谢稳态中的作用,以及雌激素硫酸转移酶和类固醇硫酸酯酶在代谢稳态中的性别依赖作用。 雄激素对两性的影响也是代谢与疾病性别特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章介绍的内容包括睾酮缺乏及5α-还原酶抑制剂对男性代谢障碍的影响、睾酮治疗对性腺功能减退症男性葡萄糖稳态的疗效、母羊发育及成长过程中雄激素过多在PCOS发生代谢异常中的作用、非人灵长类动物雄激素对代谢调节的性别差异,雄激素过多在女性代谢紊乱中的作用。第四章介绍了跨性别个体中交叉激素性治疗对代谢的影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北京医院的内分泌同道们经过半年多的辛勤努力,联合翻译了本书。本书内容丰富,层次清晰、立足前沿最新的研究证据,内容涵盖性别与代谢稳态、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方方面面。所提供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性别对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影响,以及更好地开展相关临床和临床前研究。全球糖尿病和肥胖负担日益加重,而其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以及危险因素上的性别差异尚未有系统阐述,国内更是鲜有关注者,因此更彰显编译本书的重要性。衷心感谢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不辞辛苦,亲自提笔为本书撰写推荐序。感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北京医院同道们为本书付梓所做出的贡献。 本书旨在描述代谢稳态及疾病中存在的主要性别差异,以及雌激素和雄激素在其中的作用。在第一章中,我展示了一些流行病学证据,糖尿病、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偏倚。性别差异影响了代谢的许多方面,这些方面涉及血糖异常和肥胖症的发病机制。最明显的例子是人体成分的差异,由Miriam Bredella在“身体成分的性别差异”一节中进行讨论;脂肪组织生物学和分布,由Susan Fried及其同事在“人类和小鼠模型脂肪生物学与体型性别差异的细胞机制”一节中进行回顾;胰岛素的分泌及作用由Rita Basu及其同事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胰岛素分泌及作用的性别差异”一节中阐述;肥胖引起的炎症在临床及临床前水平上也存在性别差异,由Durga Singer及其同事在“性别和性激素与代谢性炎症”一节中进行回顾;肥胖引起的高瘦素血症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由Eric Belin De Chantemelle在“瘦素对健康人和代谢性疾病患者心血管功能调控的性别差异”一节中进行分析;微生物及免疫系统在1型糖尿病中的作用由Jayne Danska及其同事在“防御下的性别效应:营养和微生物介导的免疫代谢调节”一节中进行讨论。Adriana Maggi及其同事在“小鼠肝雌激素作用的性别二态性”一节中,讨论了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相关的肝生物学及功能的性别差异;Jose Garcia及其同事在“肌肉消耗的性别差异”一节中回顾了骨骼肌新陈代谢及萎缩的性别差异,而Holly Ingraham在“精细调控代谢和行为性别差异的‘司令官’:下丘脑腹外侧VMH神经元的起源和功能”一节中分析了下丘脑神经回路调控能量稳态过程中的性别差异。 青春期启动后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分泌是导致葡萄糖和能量稳态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从雌激素开始,我在“女性绝经、雌激素和葡萄糖稳态”一节中回顾了围绝经期及雌激素对于女性葡萄糖稳态的影响,且John Stafford在“雌激素在肝脂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一节中阐述了雌激素对肝脂质代谢的调节。ERα在肌肉中的作用对于女性全身代谢平衡至关重要,由Andrea Hevener于“骨骼肌雌激素受体在调节代谢平衡和胰岛素敏感性中的作用”一节中进行描述;雌激素对男性体重调节的影响由Katya Rubinow在“男性雌激素和体重调节”一节中阐述。雌激素的一些最有力的作用(至少在实验中)与能量平衡的中枢调节和胰岛的保护有关,为了分别分析这些作用,Miguel Lopez与其同事回顾了雌激素对棕色脂肪产热的调节作用(章节“雌二醇对棕色脂肪产热的调节”);Yong Xu解析了脑雌激素在摄食行为中的作用(章节“大脑雌激素和进食行为”);Karen Briski和同事关注雌激素对机体低血糖反应的影响(章节“性别差异及雌二醇在低血糖相关反调节中的作用”);Mauvais-Jarvis及其同事在“雌激素在胰岛生理病理中的作用”一节中分析了雌激素对胰岛及胰岛素生成的影响。雌激素的作用是由不同的细胞核和核外细胞,以及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介导的,在“雌激素受体α的核膜作用:调节能量及葡萄糖稳态”一节中,Pierre Gourdy和同事分析了ERα在细胞核和核膜上对能量和葡萄糖稳态的调节作用;Eric Prossnitz与同事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与性别特异性代谢稳态”中回顾了GPER在代谢稳态中的作用;最后,在“雌激素硫酸转移酶和类固醇硫酸酯酶在代谢稳态中的性别依赖作用”一节中,Wen Xie提供了关于雌激素在组织中的活化和失活,以及类固醇硫酸酯酶和雌激素硫酸转移酶在代谢稳态中的性别依赖作用的见解。 代谢与疾病的性别特异性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涉及雄激素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一方面,Abdulmaged Traish在“睾酮缺乏及5α-还原酶抑制剂对男性代谢和性功能的负面影响”一节中描述了睾酮缺乏及5α-还原酶抑制剂(阻止睾酮转化为有生物活性的双氢睾酮)对男性代谢障碍的影响,同时Farid Saad在“睾酮缺乏男性的睾酮治疗与葡萄糖稳态”一节中讨论了睾酮治疗对性腺功能减退症男性葡萄糖稳态的疗效。另一方面,在发育期、青春期前及成年后体内雄激素过多被认为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易感因素,后者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Vasantha Padmanabhan在“母羊胰岛素抵抗的起源:胚胎时期的睾酮‘编程’”一节中通过观察分析母羊发育及成长过程中雄激素过多在PCOS发生代谢异常中的作用。Charles Roberts及其同事在“非人灵长类动物雄激素对代谢调节的性别差异”一节中分析了非人灵长类动物,而Hector Escobar-Morreale及其同事在“雄激素过多在女性代谢紊乱中的作用”一章中介绍了人类女性的情况。 最后,内分泌学中一个关键的新兴领域是跨性别个体中交叉激素治疗对代谢的影响,这个日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