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人物笔记

极端人物笔记
作者: 蒋蓝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27.00
折扣价: 17.55
折扣购买: 极端人物笔记
ISBN: 9787550015784

作者简介

蒋蓝,诗人,散文家,思想随笔作家,田野考察者。崇尚独立言路,喜欢特立独行者。人民文学奖、中国西部文学奖、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布老虎散文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倒读与反写》、《梼杌之书》、《媚骨之书》《爱与**》等文学、文化专著。散文、随笔、诗歌、评论入选上百部当代选集。曾任《青年作家》月刊主笔、主编,现供职《成都*报》报业集团。近年在江苏、山西、**、吉林、山东以及金沙讲坛、成都故事讲坛等举办过多次文化、学术讲座。

内容简介

其实,何崇政既非太平*,*非翼王石达开的“ 记室”,而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异端,后来担任李蓝起 义*中的“护国*政司”。显然,与后来升任四川提 督的唐友耕不一样,他不是一个**无产者,他当时 是塾师身份,小有薄田,根本无须因枵腹而亡命天涯 。 影响颇大的《崇庆县志》记载说,何崇政为蒲江 县干溪保人,为落第秀才,这一记载不对。还是胡寿 昌的记载*为准确,他的《蒙寇志略》言之凿凿:何 崇政生于清咸丰年间,外号“何蚂蚁”,出生地在蒲 江县与名山县接壤的何家山。关于何蚂蚁,还有一番 来历:何崇政少年时梦见自己蚂蚁附体,所谓“天下 蚁动,是忠臣立功之*,志士驰马之秋也”。因为梦 ,他显然已树立了成为栋梁之材的人生理想。他少年 时代就膂力无穷,精通武艺,加上为人“豪侠好义, 急人之急,远近恶少争附之”。他本系己酉科秀才, 属于正朔之辈,对农民起义*异常**。由于他好大 言,有点李卓吾遗风,咸丰六年(1856年)何崇政参加 府试,因针砭时弊,遭到主考官指斥和鞭笞。据说他 一度得到术士李御风的“神授兵书”,于是心存异志 。咸丰九年(1859年)李永和、蓝朝鼎揭竿而起,何崇 政一方面满怀对制度的愤懑,另一方面知道属于他的 时间开始了。 这就像献宝的卞和一样,他得到的回报,却是体 制的当头棒喝。晚清《名山县志》记载说,何崇政一 心报国,苦心孤诣上书《平洪杨策》,请咨送江南大 营效力。当时川*中向荣为主帅,知府蔡步钟以“违 制笞之”。尽管何崇政慷慨陈词,渴望制度能够理解 他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但这样的陈述均被官人理解 为一种利用危局讹诈**的伎俩。看来蔡步钟也并没 有打错,因为按照清制,士子不谈国事。 历史大错被保守、傲慢的蔡步钟就此铸成,他为 此必须偿付巨量的鲜血才能赎清。 被乱棍打出,何崇政报国之心不死,他直奔前线 而去。他在快到宜宾的路上偶遇四川提督马天贵率领 的兵马,何崇政拦住*队高呼“献策”,奉上《擒蓝 李策》。马天贵看着这个一身褴褛的强人,不料他再 次口出大言,咋咋呼呼,马天贵感觉官威*到冒犯, 下令“笞之”。何崇政缺乏卞和那样的耐性,他愤激 到了极点,走出门来,何崇政仰天大喊一声:“那就 怪不得我了!” 他立马掉头,直奔驻扎在宜宾城边的李蓝起义* 营垒。义*多为胸无点墨的云南农民,从天落下一个 能文能武的人才,不禁喜出望外。为展示自己远非纸 上谈兵之辈,何崇政决定在叙府石梯桥一带,策划了 一场甘蔗林的伏击战。他的计谋很简单:就是将“擒 蓝李策”改为“擒天贵策”,颠而倒之,就连设伏地 点也没有变。他信心百倍,等待好“收成”。 面对极容易隐蔽兵马的川南甘蔗林,提督马天贵 十分轻敌,他遭到了一场突然的伏击战。慌乱中他往 开阔地乱跑,一步蹈虚陷入另外一侧的水田,动弹不 得,被围上来的起义*砍成烂肉。由于一举击毙四川 提督马天贵,续战又擒副将张万禄、都司余振海,连 歼清朝大员,起义*像吃了**一样,挡之者死。要 知道,马天贵是李蓝大*入川以来击毙的***别官 员。 这一下,何崇政火得不行,出任起义*的“*政 司”一职,不少人投奔其麾下。何崇政精于*法和棍 法,因此在*中常教士兵习武,深孚众望。 P4-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