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古籍
原售价: 208.00
折扣价: 135.20
折扣购买: 盒具的文明(全二册)
ISBN: 9787573201263
观复博物馆创办人,文化学者,在文物研究、文学写作、文化传播等领域均有建树。 1996年,马未都创立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目前在北京、上海两地设馆。 马未都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他与时俱进,通过《百家讲坛》《收藏马未都》《观复嘟嘟》《博物奇妙夜》《国宝100》等优秀节目,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他的创意之下,旗下“观复猫”品牌创立,观复博物馆拥有了更年轻化的传播方式。 马未都笔耕不辍,出版有《马未都说收藏》《中国古代门窗》《瓷之色》《瓷之纹》《醉文明》《国宝100》《观复猫》等百余册文化艺术类图书。
当古人发明给容器加上一个盖子的时候,盒子的雏形就开始出现了。盒子在古人的创意下,不经意地将生活质量提高,从而促使了盒子在几千年的时间内蓬勃发展,品种由单一变得复杂,功能日益趋向齐备。许多盒子开始走入专属的行列,不再与别人为伍,成为器物文化的一支。 盒为名词,由几千年前的一个动作“合”逐渐演变成一支庞大的队伍。古人没有在意这个被称之为“合”的动作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慢慢地,动作之合放缓,器物之合后来居上,加上器皿的通俗理解,“合”就成为了“盒”。 盒是设计简单而有效的容器,开合这一思路自始至终未曾改变。盒的开启与闭合是其存在的前提,盒的魅力除去储物功能外,开合是它的精髓所在。千百次开合,简单地重复;开为了合,合为了开,开合为了生命。 盒子作为容器文化的庞大一支,几千年来,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我们自己都可能忽视。但不应忽视的,是开合之间传递的古老文明和先人们探求的执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