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8.35
折扣购买: 长江边的后浪:武汉大学社会学院2018级研究生读书生活
ISBN: 9787520717526
主编贺雪峰,男,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现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践,长期坚持实地调研,在城乡治理、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土地制度、社会政策、乡村文化、社会理论、基层政治、城市化等研究领域发表了大量著述,是“华中乡土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新乡土中国》《村治的逻辑》《地权的逻辑Ⅰ、Ⅱ、Ⅲ》《城市化的中国道路》《治村》《最后一公里村庄》《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治理诸问题》《在野之学》等。
2019 年年底,武汉大学图书馆统计各个学院学生人均进图书馆次数,我院排在。在当前大学生普遍浮躁,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很难静下心来阅读经典的情况下,我院学生能做到“8-10-7”泡图书馆读经典,仅就这一点来讲,我院学风建设也是十分成功的。 研究生培养不仅要改变浮躁的状态,让研究生能安心学习,更要具备正确的训练方法。我一贯以为,研究生期间为重要的训练就是通过体系化阅读学科经典来训练思维能力。中国文人的一大缺点就是想象力过于丰富,思维发散,缺少严密的社会科学思维能力。通过体系化阅读西方社会科学经典著作,尤其是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经典著作,不仅可以掌握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而且可以训练出社会科学思维能力。因此,我将研究生的严格学术训练等同于体系化的经典阅读。早在2002 年主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时,我就对研究生提出了“两不要一要”的要求。实际上,我们不仅不让研究生参加导师课题研究,不允许研究生发表论文,而且较大幅度减少了研究生的课程要求,也反对包括大数据分析在内的各种技术性的训练。当前社会学研究生教育中,不仅越来越重视课堂,重视老师的授课,而且极其重视社会学方法和技术的训练。我以为,没有社会科学思维能力,没有社会学思想,再好的技术和方法也是无用的;反过来,只要有了社会学思想和社会科学思维能力,任何技术和方法都可以成为我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工具。 下面,简单讨论一下为什么研究生严格的学术训练等于体系化的经典阅读及相关的认识问题。 1. 什么是严格的学术训练 相对于自然科学来讲,社会科学公理性比较差,存在着多元的真理,基本上不存在一个理论代替另外一个理论的问题,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不同的社会科学理论提供了不同的看问题的视角,以及不同的分析社会问题的工具,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因此,社会科学严格的学术训练,主要是通过体系化阅读社会科学发展的经典 著作,来掌握社会学科理论和方法,同时训练社会科学思维能力。在长期持续不断的阅读中内化形成社会科学思维,积累社会科学知识。 相对来讲,大学本科时期体系化的课程可能会比较重要。经过十二年基础教育的积累和大学四年广泛的知识接受,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就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具备基于专业经典体系阅读所能形成的学科视野与思维能力。在研究生阶段,用两年时间专心致志做体系化经典阅读这一件事,比继续通过上课来接受碎片化的知识,要重要得多。 2. 为什么需要读西方经典 之所以主要读西方社会科学经典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科学是在西方产生的,二是西方社会科学同时也是一套分析的逻辑体系。通过体系化阅读西方社会科学经典,可以在掌握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训练思维能力。西方社会科学经典是磨刀石,研究生是刀,通过成体系的长期专注阅读,西方社会科学经典著作这块磨刀石就将研究生思维之刀磨得锐利。 既然读西方社会科学经典的目的是磨思维之刀,就应当坚持读硬书,硬读书。读硬书就是读比较难懂的具有相当挑战性的经典著作。因为是硬书,就只能耐着性子慢慢理解,从认字开始,逐步读懂读通,这样一个读懂读通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提升阅读者思维能力的过程。在阅读具体的社会科学经典中形成了一般化的社会科学思维。所谓硬读书,意思是阅读经典等硬书时,不要轻易借助辅导资料和教材,甚至不要指望老师来教,而要一字一句地读,慢慢体悟。即使理解错了也不要紧,后面的阅读会对前面的错误理解进行自动纠正。只有经历了绞尽脑汁的从认字开始的读懂读通过程,才可能真正进行思维训练,才可能提高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