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

不老
作者: 叶弥|责编:胡晓东//李黎//孙建兵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不老
ISBN: 9787559468987

作者简介

叶弥,本名周洁,苏州人。1964年出生。1994年正式开始小说创作。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风流图卷》《美哉少年》,中篇小说《成长如蜕》等,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部分作品译至英、美、法、日、俄、德、韩等国,短篇小说《天鹅绒》被姜文改编成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现居苏州太湖边。

内容简介

过了国庆节,孔燕妮每天早上要去张柔和的豆浆摊上吃一碗豆腐花。 张柔和总是给她留一个面朝北的座位,上面放一把豁了口的木汤勺。来此吃早点心的顾客,看到这把豁口木汤勺,会很自觉地坐到长条凳的另一边。 孔燕妮来了就把木汤勺拿掉,她面朝北坐着,眼睛时不时地抬起,溜一眼马路对面的监狱,那里关着张风毅,她的未婚夫。但大家也不知道张风毅现在算不算她的未婚夫了,他们之间的事搞不清楚。有一点是清楚的,她吃豆腐花的时候食不甘味,看样子她很想念他。 自从她去了张柔和的豆浆摊吃早点,早上光临豆浆摊的男男女女更多了。他们算不上有恶意,只是好奇,加上一点无聊。整个吴郭城都知道张风毅坐三年牢,孔燕妮谈了两位男朋友,最近她与第二位男友小丁又分手了。不幸成了前男友的小丁到处讲,说孔燕妮不要他,是想抓紧时间,在张风毅出狱前找第三位男朋友。他发誓要到豆浆摊上给孔燕妮看点颜色,要把张柔和的豆浆摊子掀个底朝天,把孔燕妮打到鼻青脸肿,再用热豆腐花泼她一脸。他说,男人吃女人的豆腐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孔燕妮总吃男人的豆腐,还吃了这么多,那就该让她尝尝脸上泼热豆腐花的滋味。 小丁这么一闹,大家就来问孔燕妮:“听说你很怕张风毅?我们从来不知道你胆子这么小。” 大家最想听到她回答说她胆子不小,不怕张风毅,这样就可以引出下面的话,问她是不是想抓紧时间谈第三位男朋友。 孔燕妮从不回答,但是她会微笑一下。她一笑,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把大家的嘴捂上了。于是大家就目瞪口呆地心甘情愿地被她的笑容引到话语的死胡同里。她笑起来很好看,整个吴郭市,老的小的都算上,也没有比她笑得更好看的人了。 微笑的力量比吼骂厉害多了。孔燕妮诡计多端,从小到大一直使用微笑的武器。好在她年纪大了,笑容还是一如从前。有位诗人的话说得不错,他说,孔燕妮的笑容就如天上的太阳永不陨落。 张柔和是张风毅的姐姐,姐弟俩从小就感情很好,曾经有一段时间两个人四处乞食,要到半只馒头,推来让去谁都不肯吃。她爱张风毅,也爱孔燕妮。她对孔燕妮的爱里掺了许多乱七八糟的内容。为什么呢?因为她深爱过孔燕妮的父亲孔朝山。孔朝山有一位干爹叫柳爷爷,她在柳爷爷家里帮工时,柳爷爷很喜欢她。她要是应允,说不定就当了柳爷爷的填房,成了孔朝山的干妈,孔燕妮的奶奶。张柔和青春亮丽的时候像香饽饽一样令人眼馋,架不住命薄,碰上了一位下三滥的丈夫汪多根,生了一个弱智儿子,两个人在家里三天两头打架。有一回她实在打不过,从家里光着脚跑出去,在巷口她被汪多根追到,按在井栏上,打得居委会的阿姨们统统跑出来救她。原因也没多少,就是互相没有尊重。两个人之间一旦没有了互相尊重,感情就像大堤决了口,只有崩溃一条路。 照理说,张柔和要做家务,买、汰、烧,照顾弱智儿子,还得上班,应该筋疲力尽满脸倦色才对,偏偏她两眼放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没人知道这些迹象意味着什么,每个人看到她这么精神头十足,都恭维她一副吉人天相,接下来的日子会好事连连。只有孔燕妮怀疑她的亢奋是不正常的,建议她去省城找一找孔朝山,调理调理精神。 孔朝山是省里最好的精神科医生。 张柔和一口拒绝,并且说:“我这辈子不会再见孔朝山。还有一件事我得告诉你,张风毅再有二十五天就自由了。二十五天,眼睛眨一眨就过去了,你就是想找第三个男朋友也没时间。” 孔燕妮说:“你不信任我,反倒听别人调拨离间,你是吃饱了撑的吧?” “大家都是这么说的,说你二十五天里肯定还会谈一场恋爱。” “你没有自己的脑子吗?女人没有脑子就是作死。”孔燕妮的话有点难听,幸亏她说了一句就不再说下去。她心里对张柔和的话有几分相信。她想起前天夜里做了一个梦,又梦见那个老和尚了。那个老和尚是她梦中熟人,总是在她生活的关键时刻出现在她的梦中。这一次和前几次梦中见面一样,还是老和尚先说话:“最近过得好吗?” “一无所有的人,好不到哪里去。”孔燕妮回答。 “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权力、金钱、宝物……” “让我想想。” “你别想了。你还是求个年轻的身体吧,马上你又要谈恋爱了,没有一个年轻的身体怎么吃得消?” 老和尚说得一本正经,孔燕妮即使在梦里都感觉到脸红。这种体己话,她只听过高大进奶奶和阿菊兰奶奶之间谈过,当时两位单身的奶奶关上了门窗密谈,孔燕妮偷听了片刻,还让高大进奶奶发现了,指桑骂槐地骂了一通。 张柔和在孔燕妮这里受了气,她有出气的渠道。她第二天工作时就会骂骂咧咧,拿着铁勺子在锅边敲敲打打,嫌张三倒的酱油太多,当心生个儿子是个黑皮……李四的蒜叶放得飘满一碗,你是来喝豆腐花的,还是来吃烫蒜叶的?……种种的不高兴。大家听到了只当没有听到。语言是最能计较的一样东西,可有时候也是最不值得计较的。与目睹一场精彩的爱情事故相比,听几句难听的话算不上什么。 接下来的事就无趣了,没有任何事故发生。小丁一直没有来豆腐摊,而孔燕妮还是天天来,眼睛时不时地抬起,看一眼对面的监狱。于是又有一个新闻传到大家的耳朵里,说孔燕妮给了小丁一大笔分手费,这笔钱足以让小丁在黑市里换一只电视机,或者到华侨商店买五条金项链。 “这女人讲义气,是只好鸟。”大家心诚悦服,都这么夸孔燕妮。 孔燕妮是不是好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有一点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孔燕妮的情感是多变的。孔燕妮情感多变的原因只有她自己知道,任何人是不敢向她打听的。只能各怀鬼胎。只要看她的眼神,就知道她不好惹。她的眼神里并没有放出犀利的光,她只是那么看着,温和而又深沉地盯着大家一个一个地看过来,就让大家感到害怕,害怕她一旦眼里放出光来,那就要看出大伙儿的五脏六腑来。在她的目光下,女人们一般都无趣地低头私语。男人们赶紧喝豆浆,吃豆腐花,嚼油条,啃大饼,装得若无其事。当然,她很少用这种目光一个一个地看过来,上一次她这么干,还是大家商量好了一起问她是不是被小丁揍了。事实上,那次是她把小丁揍了,她要分手,小丁不肯。小丁非但不肯分手,还指着孔燕妮的鼻子说她反党反社会反人类什么的,孔燕妮被他骂得怒火万丈,抡起大手在他脸上掴了一掌。 “政府提倡妇女解放是件好事,可是妇女再怎么解放也不能爬到男人头上,除非有一天女人生下的小猢狲都姓她们的姓。你看她这种眼神,不是一只好鸟。”男人们害怕在孔燕妮这里受到眼神攻击,就这么发牢骚,但也是私下说说,过过嘴瘾。他们已忘了两天前还在夸孔燕妮是只好鸟。 但不管怎样,每天早上,大家都心平气和地聚集在张柔和的摊子上吃早点,等待什么事情发生,成为光荣的见证人。孔燕妮和张风毅,那可是吴郭城里传奇的一对人。说到传奇二字,可以先从孔燕妮的家庭说起。她的父亲孔朝山是一位军医,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是全省有名的精神科医生。年轻时的孔朝山英俊又温文尔雅,和一众男人有着天壤之别。走在路上,往往被成年女性恋恋不舍地回望。见过他的女性就像见了什么宝一样,忍不住要在女伴面前讲了又讲。 孔燕妮的母亲谢小达也是一位风云人物,曾经是吴郭地下党,负责本城西南片的情报收集、传递,掩护入境路过的战友。1949年后她历任吴郭市妇联副主任、吴郭革委会副主任。现在她是普通人了,可当年她意气风发的时候,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不一般的气场。那时候,她圆圆的脸上眼睛炯炯有神,总是抿唇微笑。她的人生里唯一遗憾的是孔燕妮不像她,各方面都和她不同。她热情亢奋浑身是劲,孔燕妮大多数时候是沉默的,懒洋洋的。有时候她们会吵架,她们不像母女,而像不同价值观的对手。 孔燕妮有两位爷爷。一位是亲爷爷,亲爷爷的前妻是位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生下孔朝山没两年就去世了。续弦高大进,后来跑到延安成了一位革命者。她没有生下子女,但她尽心尽力地把孔朝山拉扯大了。另一位爷爷是孔朝山认的干爹,姓柳。孔燕妮叫他柳爷爷。柳爷爷是江南名士,教育家、诗人、书法家、园林学家、收藏家。1949年以后,他当上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吴郭市委员会副主席。柳爷爷对风花雪月、吃喝玩乐都有深刻的心得体会。孔燕妮的母亲怕他带坏孔燕妮,曾经严禁孔燕妮到他那个园林一样的家里去玩。张柔和、张风毅两姐弟流落街头时,是柳爷爷收留了他们。他自杀于一九六八年。他的名字后面冠了那么多了不起的“家”,非但没有让他安度余生,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 孔朝山还有一位奶娘,是花码头镇上的居民。奶娘有位孙女叫秧花。秧花是孔燕妮的好朋友,她会走路时就开始拿绣棚。现在是她那边的头号绣娘了,还是全国劳动模范,在当地政府担任重要职务。 介绍了孔燕妮身边这么多的重要人物,并不说明她也是一个重要人物。她从来不是一个重要人物,也不是学习的榜样。她只是一个有名人物,是那种茶余饭后可以谈论的人物。谈论她,有两个好处,一是不会跌自己身价,因为好歹她身边有那么多的重要人物。二是身心可以得到片刻舒缓。她做的事,凭良心说,都是别人想做而不敢做的。生活那么单调,心灵那么绷紧,她却沉浸在她的世界里,闹出那么多的恋爱故事。她好像一直在拿自己冒险,每次她开始冒险,就是大家的节日,从心里感到痛快,怒气冲冲的人也会缓和下来想一想,原来生活还能这么过。家的节日,从心里感到痛快,怒气冲冲的人也会缓和下来想一想,原来生活还能这么过。 ★超越时代的爱情传奇,剧变社会的众生百态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叶弥全新长篇小说 ★众人眼中突破边界的女人,寻求是至为寻常的情感 ★首届“凤凰文学奖”评委会大奖作品 ★本书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图书亮点】 1. 以小见大,众生百态。叶弥是鲁迅文学奖得主,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原著作者。叶弥历时五年完成这部长篇小说,以江南小城吴郭为背景,以女性的婚恋生活为主要情节,展示时代变革中,人们的耐心、韧性和热情,寄托了作者对一种理想生活和理想人性的追求。 2.隐喻了一个时代的嬗变。从分田到户,恢复高考,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村办企业的兴起。还有数不清的江南风物,苏绣、豆花、蒲笋、野茭白、并蒂莲、猪油菜饭、腊梅花宴。以及时代的印记,邓丽君、赵忠祥、普希金,打水漂、滚铁环,缝纫机,喇叭裤,烫飞机头等。全文充斥着对欲望、情爱、自由、幸福的执着追寻与实践,也印证了时代进程中,青年男女的迷茫与激越。 3. 因为爱,所以不老。故事讲述20世纪70年代末,35岁的孔燕妮在等待男友张风毅出狱前的25天里,她结识了从北京到吴郭城的调研员俞华南。在陪着俞华南走访的日子里,吴郭城里的各色人等也纷纷出场。她带着俞华南游走于吴郭城,孔燕妮的真挚和无畏令俞华南欲罢不能,俞华南的神秘和博学也让她的心起了涟漪。两人若即若离,却心有灵犀。11月18号,张风毅即将出狱,俞华南要回到北京,孔燕妮也回到白鹭村。一个时代结束了,他们身边的人有的离开,有的归隐,有的老去。只有孔燕妮,因为心中有爱,永远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