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京大学
原售价: 158.00
折扣价: 105.86
折扣购买: 李晓春自选集: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探索
ISBN: 9787305249211
李晓春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年3月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博士课程,2003年9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Asia-Pacific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杂志副主编,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领域研究。在《管理世界》《经济科学》,China Economic Review,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Economic Modell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中英文学术著作8部,教材2部。
第3章 长三角地区最低工资线的农民工就业效果 本章摘要:本章基于买方垄断模型,从理论上对最低工资的农民工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长三角城市中七市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最低工资水平能够促进农民工的就业。在如同2008年至2009年那样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市场的调整可能使原先具有积极效应的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变得不确定,此时,需要政府采取对策介入劳动力市场,促进市场合理调整,实现保就业、保增长。 第1节 问题的提出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众多中小企业造成很大的冲击,许多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失去工作岗位的农民工纷纷返乡。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2008年11月发出通知:根据经济形势和企业实际,近期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2009年初的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国家取消最低工资线,认为最低工资增加了中小企业的压力,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农民工有工作就行,不应该过分计较工资,国家应取消最低工资制度,把工资交给市场决定云云。这样的言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人们的热议。这一切都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最低工资制度到底对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农民工市场有什么影响?金融危机冲击下,最低工资制度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