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1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太行山上的焦裕禄--孙文龙的故事
ISBN: 9787203093640
知错就改 1974年,孙文龙为了提升阳城全县的粮食生产, 在町店沿河搞了玉米优良品种试验田。这片试验田是 他心里的“宝贝疙瘩”,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看一看 。 有一次,孙文龙因公外出了一个多月,时任町店 公社党委书记的刘德琦因为群众“吃菜难”,就号召 群众在试验田的地塄上栽种了南瓜,行间栽种了豆角 、茄子、辣椒、青菜、红白萝卜等时令蔬菜。孙文龙 回来后,看到试验田被搞得乱七八糟,顿时火冒三丈 ,“简直是乱弹琴、瞎胡闹!这不是大杂烩试验田, 让蔬菜跟玉米争肥争水,怎么能保证试验田的产量? ”正在气头上的他还动手拔掉了一大片蔬菜。老百姓 看着被毁掉的蔬菜十分心疼,但谁也不敢说话。 刘德琦听说孙文龙拔了田里的菜,也气不打一处 来,“你不问长短,就动手拔菜,这是破坏!你的做 法不像共产党的干部!你可以不吃菜,我可以不吃菜 ,可老百姓不能不吃菜!再说,今年雨水充足,浇灌 便利,玉米和蔬菜的长势都有保证,这样种植有什么 不好?” 听了刘德琦的话,孙文龙也冷静下来,经过仔细 询问观察,发现行间蔬菜确实并不影响玉米的水肥吸 收和通风透光,而且还满足了群众的吃菜需求。也觉 得刘德琦的主意的确是两全其美,只要水肥满足,不 愁粮菜丰收。 之后他们回公社吃中午饭,别人的碗里都浇着菜 ,唯独孙文龙的碗里只有面条。刘德琦给他拿了一碟 咸盐说:“你不要菜,撒着盐吃吧。”孙文龙一边拌 着咸盐吃面条,一边诚恳地作了检讨:“老刘批评得 对,我虚心接受,很后悔拔了田里的菜,给老百姓造 成了伤害。老百姓吃饭离不了菜,我也离不了。”吃 过饭后,孙文龙又到试验田跟群众承认了错误,把自 己拔掉还能栽种的菜苗又栽到了田里。 向群众道歉 一次,孙文龙到阳城演礼乡下乡,看到棉花地里 稀稀拉拉种着高粱,就问地里的群众:“县里三令五 申不让棉花地里种植高秆作物,你们偏偏要种高粱, 是不是专门和县里唱对台戏?限你们两天之内必须拔 除干净!”话还没说完,一个青年就冷不丁接了一句 :“咱们这活儿真难干,领导都是瞎指挥,真不知道 该听谁的。”孙文龙知道其中必有原因,到演礼公社 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在棉花地种少量高粱可以有效防 治棉铃虫。 孙文龙对自己之前的言行很懊悔,专门返回棉田 跟群众道歉:“我犯了很严重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 错误,不懂技术也不请教学习,不调查情况就乱下命 令,实在荒唐可笑。”第二天,他就召集各公社棉花 技术员和植保员会议推广演礼做法,在会上又作了深 刻的自我批评。 还有一次,县里召开会议部署棉花下种,要求等 桃花开放再动手下种,按照往年时令还得一星期左右 。在会上,正在町店蹲点的农林局局长王玉祥急了眼 :“扯淡!是眼瞎了还是腿断了,看不见桃花都开了 好几天了?今年天气回暖早,桃花也开得早,町店的 万亩棉花早种上了,听上你的再等一个星期,恐怕老 杆底下误焰火(阳城方言,意思是本来很方便的事, 却耽误了)。” 孙文龙听了王玉祥连骂带呛的数落后,不仅没有 发怒,反而笑着说:“走,咱们去看看,如果真是老 王讲的那样,咱就立即动手。”出去一看,桃花果真 已经开了。他拉着王玉祥的手激动地说:“你骂得对 、骂得好,真要感谢你这个千金难买的批评。”P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