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化学工业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8.86
折扣购买: 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简史(精)/新视角全球简史系列
ISBN: 9787122305565
海伦·海克特,伦敦大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教授。曾出版《莎士比亚与伊丽莎白:两个神话的相遇》(Shakespeare and Elizabeth:The Meeting of Two Myths,2009)、《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与浪漫小说》(Women and Romance Fiction in the English Renaissanee,2000)以及《圣母与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与圣母崇拜》(Virgin Mother,Maiden Queen:Elizabeth I and the Cult ofthe Virgin Mary,1995)。
《佗伊斯》,是为在校的男学生们创作的,因此 ,它较之《老妪古尔顿的针》显得更为高雅,较之罗 马的某些传统喜剧也更为真实。剧中的佗伊斯是一名 特别爱吹嘘的士兵,受喜欢寻衅滋事的马修·梅里格 瑞克的怂恿,他决定去追求一位贞洁的寡妇克里斯汀 ·卡斯坦斯,而克里斯汀·卡斯坦斯已经与一个商人 订了婚。梅里格瑞克与《老妪古尔顿的针》中的迪肯 一样,是一个喜爱恶作剧的人,他常常为自己所制造 的那些混乱和荒唐的情形而乐此不疲。他从一开始就 知道佗伊斯对克里斯汀·卡斯坦斯的求爱希望渺茫, 却煽动他所谓的“朋友”去做越来越荒谬的事情。本 剧的幽默之处也在于其生机勃勃的配角,比如卡斯坦 斯的奶妈马奇·曼波莱克鲁斯特和她的两个女仆提波 特·桃克佩斯和阿诺·爱丽弗丝。同《老妪古尔顿的 针》一样,唇枪舌剑演化为大打出手,依然是精力旺 盛的女人们乐在其中。佗伊斯头顶厨房的提桶作为头 盔,走进卡斯坦斯的家中,然后被马奇、提波特和阿 诺挥舞着卷线杆、扫帚和大汤匙毫不留情地赶了出来 。这部剧展示出了更多文人的幽默,佗伊斯给克里斯 汀·卡斯坦斯写了一封情书,并且这封情书可以根据 标点符号的断句不同而有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卡斯 坦斯读出的是对自己的咒骂:“你是一个荡妇,为每 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所憎恶”,而佗伊斯想表达的原 意是:“这样一位完美无缺的女人,没有人会讨厌她 。”这样因模棱两可的标点使用而造成的误会在后来 的戏剧中也屡见不鲜。如马洛的《爱德华二世》 (Edward Ⅱ),狡猾的恶棍莫蒂默向看守被废黜国王 的监狱长送了一封拉丁语的信件,此信可解读成“命 令谋杀他”或者“禁止谋杀他”两种意思;无独有偶 ,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中也使用了类似的方法 ,那就是彼得·昆斯对《皮拉摩斯和提斯柏》 (Pyramus and Thisbe)开场白的喜剧性的引用。 紧随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喜剧而来的是首部英文 悲剧《高布达克》(Gorboduc),这个剧本由托马斯· 诺顿(Thomas Norton)和托马斯·萨克维尔(Thomas Sackville)所创作。1562年的《第十二夜》 (Twelfth Night),先是在内殿法律学院演出,随后 又在宫廷表演。它以古罗马塞内加(Seneca)的经典悲 剧作为范型。塞内加因其奉行的斯多葛派禁欲主义在 16世纪被广为推崇。五幕剧的结构、参与剧情的合唱 队,以及安排信使通报并未在舞台上呈现出的暴力事 件等戏剧手法都效法塞内加。这部剧还引进了无韵诗 和五步抑扬格。然而,英语戏剧至今仍然主要使用较 长的押韵句,这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可能有些过于拘谨 和繁琐了。 前文提到的亨利八世时期的戏剧《高布达克》是 一部讨论时政问题的戏剧,其主题涉及王位继承人的 问题,这一问题是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最令人担忧 的国家问题。为此,女王的大臣和议会一再敦促她结 婚生子。该剧叙述的正是高布达克国王如何放弃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