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的秘密世界

睡眠的秘密世界
作者: (英)佩内洛普·A.刘易斯|责编:翟桐|译者:阳曦
出版社: 中央编译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3.80
折扣购买: 睡眠的秘密世界
ISBN: 978751173425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为什么睡觉? 阿米巴虫会睡觉吗?它们肯定会在某些时候蜷缩起来 ,进入不活跃的状态,但这个问题的确切答案取决于你如 何定义睡眠——而睡眠的定义不止一个。 如果采用极简主义的标准,你可以认为睡眠是指生物 体进入不活跃的状态;如果在此时受到戳刺或是惊扰,它 的反应没有平时那么激烈,但如果有危险逼近,它能够从 这种状态中醒来。这种不活跃的状态似乎是有目的的,因 为在睡眠受到干扰后,动物总会试图弥补(我们称之为反 弹式睡眠)。根据这一松散的定义,阿米巴虫的确会睡觉 。它们停止移动,蜷缩起来,哪怕被戳也毫无反应。这一 状态会持续几个小时,通常是在夜间;如果老是被戳,休 息受到干扰,它们也会出现反弹反应。昆虫、鱼类和两栖 动物也会睡觉。事实上,动物王国的所有成员都会时不时 地打个盹。对于黄蜂和其他有触须的昆虫来说,睡眠状态 尤其明显,因为触须会弯曲下垂,这表明它们对环境的警 觉性降低了。 那么,睡眠只是动物在无所事事的时候进行的一种活 动吗?事实正好相反:睡觉常常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大部 分动物生活在充满掠食者的环境中,一旦失去对危险的警 觉性,它们很容易遭到攻击。要是没能发现鬼鬼祟祟靠近 的掠食者,动物很容易沦为别人的盘中餐。我们这里说的 不光是老鼠、长尾小鹦鹉或是蝌蚪之类脆弱的小动物,大 型动物同样面临危险。比如说,躺着打盹的长颈鹿需要大 约15秒钟才能站起来,要是这时候附近正好有只饥饿的狮 子,那它就太不走运了(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长颈鹿 大部分时间都站着打盹或是靠在树上小憩;不过每天晚上 ,它们还是需要躺下来一小会儿,享受一点高质量的睡眠 )。既然睡眠这么危险,而动物(例如长颈鹿)不惜以身 犯险,这说明睡眠一定很重要。某些生活在野外开放水域 里的动物(例如鹦鹉鱼)想出了一些聪明的法子,尽量减 少午睡的风险。鹦鹉鱼会在自己体外形成一层粘滑恶臭的 覆膜,以此吓退垂涎它的掠食者。宽吻海豚、鸭子和很多 鸟类则创造了两个大脑半球轮流休息的睡眠方式,这种状 态下它们的大脑活动模式表明,同一时间段进入睡眠的只 有一个大脑半球,另一个半球则保持清醒,控制着一只眼 睛睁开以观察有无危险,同时协调一些基本的运动,例如 游泳或者拍打一只鳍足来保持漂浮。两个半球轮流休息的 睡眠方式带来了一个关于意识的有趣问题:如果只有一个 大脑半球处于活跃状态,那么这只动物真的醒着(或者说 有意识)吗? 睡眠的功能 那么,睡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样消耗大量时间又 危险的行为在动物界如此普遍,那么,它必然有某种重要 的功能。在睡眠研究的历史上,阿兰.莱齐茨查芬(Alan Rechtschaffen)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曾经表示,“如果 睡眠不提供某种生死攸关的功能,那它就是演化过程中最 大的错误。”在这一论断的提示下,科学家们合情合理地 达成了共识:睡眠必然很重要。但是,睡眠为什么重要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五花八门了。一种流行的观点是,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