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商(全媒体时代沟通实战手册)

媒商(全媒体时代沟通实战手册)
作者: 李颖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20.30
折扣购买: 媒商(全媒体时代沟通实战手册)
ISBN: 9787302453628

作者简介

李颖,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素养教学与研究中心兼职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委员,媒商实验室MediaQLab首席专家。 清华大学新闻学硕士、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曾任多年深度调查记者。常年专注于危机公关、突发事件舆情处置等研究领域,同时参与政府、企业舆论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工作,并提供危机传播建议。

内容简介

现在是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媒体, 人人都是记者,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随时可以记录、 传播的设备。传统媒体的优势已经瓦解,我们不需要 扛着专业摄像机和照相机,就可以记录画面。人们只 要拿起这个轻巧的设备,就可以把看到的人和事迅速 地传播出去,被朋友、同事乃至更多的陌生人看到并 且进行更广泛的传播。这是全媒体时代的特色。 摆在我们面前的,首先,是媒介形式更新迭代。 几年前,我们要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才能与突发 事件同步。在北京,申奥成功那天,多少人是看完直 播才走上街头,与大家一起庆祝;在广州,每天喝早 茶的时候,一张报纸就足以让我们获知最新信息,然 后与朋友谈论和分享,与社会取得共鸣。我们依靠着 数量众多但有限的传统媒体机构作为信息供给方,看 到同一件事的不同版本,看到同一个人的不同画面。 而现在,多少人家里的电视机已经蒙尘,报纸也 已经退订。每天早上,拿起手机,打开熟悉的新闻客 户端即可知天下大事。更厉害的是,那些我们不感兴 趣的、不喜欢或者厌恶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我们 有权力、有手段直接屏蔽。信息越来越多,只是有时 候,世界却越来越狭窄。 然而,舆论力量却有增无减。过去,我们需要用 两三天或者更长时间的酝酿,才可以掀起一场在全国 范围内针对某一件事的大讨论。但是现在,我们只需 要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当然,过去一场讨 论,我们可以说上半个月;而现在,天大的事儿,两 三天后就会被新的热点事件替换。 其次,新闻采集工作和传播方式被强力扭转。即 使是新闻工作者,也面临着巨大挑战。2008年前后, 南方一家报纸的深度部门负责人说过,以前百分之三 十的新闻线索来自网络,但是现在已经涨到了百分之 七八十不止。以前,一篇新闻稿件的优劣评价,我们 要靠经验判断,现在通过点击率、评论数量,这些数 据便可分分钟一目了然,以至于很多人在抱怨,社会 上出现了一个不招人喜欢的团体:“标题党”。也许 他们以前就存在,但全媒体时代无疑强化和放大了抓 取眼球这一技能的作用。 有了微博后,记者们又多了一项新的工作:蹲守 微博,关注名人。从前,只有少数人会有和媒体打交 道的机会。他们往往是新闻事件中的重要人物或者自 己本身就是新闻人物,走到哪里都被众星捧月一般。 但是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每天都要不断地更新微博 ,吸引粉丝。哪天要是出了事儿,连发布会都不用开 ,直接140个字外加一条长微博就搞定。 全媒体时代,带来更多的曝光机会,同时也赋予 了每个人公开发言的权利。 普通人受到关注的概率大大增加。十年前的芙蓉 姐姐、小胖儿都被叫作网络红人。而现在,想在网络 上走红比过去难上十倍甚至百倍,然而,不经意间出 名的可能性却大大增加。2015年,一名--成都女司机 被打,结果剧情反转,被打的女司机连开房记录都被 人肉出来。一位著名主持人,在私人聚餐时表演的一 段唱腔,也竟然被朋友私录并传播出去,导致主持人 被雪藏。 2016年年初,34岁的孕妇杨女士在北医三院抢救 无效离世。家属方面指责院方抢救不及时,而院方则 称家属有打砸行为。就在这起医疗纠纷引发广泛关注 的同时,也有网友转而关注死者及家属一方。“有网 友对张自强和杨女士开的‘北京湃生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提出了质疑,怀疑这是一家套取国家科研经费的 皮包公司。更有人质疑,这家公司与杨女士生前所在 单位中科院理化所有关联。”’全媒体时代,与热点 事件沾边,意味着舆论场中的每个人都有可能受到关 注。而这种极具压力的关注,不再是社会名流的“特 权”。 全媒体时代,不只是媒介形式的日益丰富,还意 味着媒介的全方位、全角度、全阶层覆盖。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镜头包围之中,唯一不确定 的是什么时候成为主角。如何能在镜头前和版面上塑 造良好形象,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媒介竞争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全媒体时代,传 统媒体逐渐式微,新媒体异军突起,媒体融合成为大 趋势,就连门户网站都逐渐被归类为传统媒体。媒介 话语权从大型媒体机构转移出来,分散至个人和灵活 的小机构。有了移动终端的帮助,“草根记者”崛起 ,信息的采集以及传播成为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这种对采集、编辑和传播等传统权力的瓦解,造 就了一个崭新的全媒体时代——信息愈加丰富,采编 愈加个性化,传播愈加扁平化。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