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中国肾性贫血基层诊疗培训指南
ISBN: 9787523600238
陈香美,中国工程院院士,肾脏病学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教授、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国家重点学科肾脏病科名誉主任,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肾病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
第 2 章? 肾性贫血诊断 一、肾性贫血的诊断 首先,需要明确是否存在贫血。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贫血诊断标准如下:居住在海平面地区的成年人,男性Hb<130g/L,非妊娠女性Hb<120g/L,妊娠女性 Hb<110g/L;并考虑患者年龄、种族及居住地海拔高度(表 2-1 和图 2-1)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11]。 其次,需要先排除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 或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液系统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的贫血后,才能诊断肾性贫血,具体诊断思路 可参考图 2-2。 二、肾性贫血诊断后的危险因素评估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炎症状态、营养不良及透析不充分为慢性肾脏病(特别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这些因素同时可导致肾性贫血患者病情加重及治疗低反应(表 2-2 和图 2-3)。因此在患者被诊断为肾性贫血后,需要评估是否存在加重贫血的危险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合并其他导致贫血的疾病,以便能够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三、肾性贫血患者日常监测的指标及频率 肾性贫血患者的监测主要包括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铁代谢指标、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 及骨髓象检查等类别。其监测指标和频率,如表 2-3 和图 2-4 所示。总体可遵循以下原则定期监测。 (1) CKD 3 期以上患者应常规进行贫血筛查。 (2) 合并贫血和贫血初始治疗阶段的 CKD患者,至少每月检测 1 次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及 SF 和 TSAT。 (3) 贫血维持治疗阶段或 Hb 较为稳定的CKD 患者,至少每 3 个月检测 1 次血常规及SF 和 TSAT。 本书既紧跟学术进展又贴近基层医生的临床需求,图文并茂,语言精练,便于查阅,适合广大基层医师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