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李昌钰的成功之道)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李昌钰的成功之道)
作者: (美)李昌钰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50
折扣购买: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李昌钰的成功之道)
ISBN: 9787513907736

作者简介

李昌钰博士(Dr. Henry Lee),1938年生于江苏省如皋县,纽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美国第一位出任州级警政首长的华裔人士,最具权威的刑事鉴识学专家。 西方媒体形容李博士是“现代福尔摩斯”“现场重建之王”“科学神探”。 李博士从事鉴识工作已半个世纪,参与过全球59个国家、8000多个重大刑案,获颁无数勋章奖章与20多个荣誉博士。

内容简介

乔安娜焚尸案 1979 年仲夏,美国康乃狄克州一个名叫伯灵顿 的宁静小镇发生了一件离奇的案件。活泼开朗的12 岁女孩乔安娜在参加完夏令营活动后失踪了。 夏令营活动每天下午2 点结束,出事之前,乔安 娜跟其他同学一样,每天散营后都会骑脚踏车准时回 家,但那天下午,到了4 点钟,她的母亲仍没有看到 乔安娜的踪影,也没有接到她的电话。妈妈很担心, 连忙给乔安娜的同学打电话,但大家都表示,今天还 是跟往常一样,两点散营后乔安娜就独自骑着脚踏车 回家了。 乔安娜的父母在傍晚找到了夏令营的主办人员。 他们也证实散营后乔安娜单独一人骑着脚踏车回家了 。 乔安娜与家人的关系很融洽,平日与父母亲很亲 密,也很听父母的话,在亲友的眼中,是个乖女孩。 她的老师也说她平时与同学和睦相处,人缘很好,不 是叛逆型的孩子。自从参加夏令营后,同学都说她十 分开心,根本不可能私自离家出走。 伯灵顿的居民大多是中等收入的白人家庭,从来 没有发生过孩童失踪的案件,听到乔安娜没有回家的 消息后,警察局马上组成一支二百多人的搜索队伍, 分成三队,沿着乔安娜到夏令营必经的山林小道及附 近地区彻夜展开搜索。 搜索一直毫无进展,直到第二天太阳快要下山时 ,搜索队的一名队员才在离夏令营不远的树丛深处, 在一个土坑里发现了一点儿裸露在外的白色的东西。 大家赶紧跑过去查看,原来是一双白色的球鞋,他们 扫开满地的树叶,发现了一具女孩尸体。尸体已经被 烧得面目全非,根本无法看清其面容。 搜索队连忙将乔安娜的父母找来辨识,虽然尸体 已被烧得五官全毁,但是从尸体的体形及衣着上,他 们认出这具尸体很可能就是他们那原本天真可爱的女 儿。 伯灵顿的警察局连忙将这起案件上报给了州警政 厅。州警政厅的重案小组刑警一得知伯灵顿发生命案 ,马上通知刑事鉴识化验室人员到现场协助侦查。 接到通知的李昌钰博士带领刑事鉴识化验室人员 赶到现场。他小心翼翼地走到尸体的旁边,发现地上 已有很多不同的脚印,尸体的头部及衣服都被动过。 他当时十分气恼,责问当地的警员及警长为何没有先 封锁现场。要知道封锁现场是侦破案件最重要的一环 。只有保留了完整的现场,刑事鉴识人员才能收集到 犯案者的指纹、脚印、毛发等,在户外的现场中,还 可以从鞋印的深度及方向判断犯案者的体重及来去路 线。 由于现场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再加上微物证据 保存不易,李昌钰博士决定争取时间,彻夜勘查。 他蹲下来仔细在杂草从生的地面上勘查尸体时, 发现虽然尸体焦黑,手脚却可以看出绑住的痕迹,身 上的游泳衣被脱下罩住脸部,胸部裸露,泳衣及脸部 均被烧毁,下体和双手也被烧焦。 李昌钰博士一直主张侦查这样的焚尸案必须采用 “五要素”学说,除了传统“四要素”学说不能或缺 的助燃物、氧气、热能和分子连锁反应以外,还包括 了引燃物。而在一般现场中、氧气、热能和分子连锁 反应是无形的,因而侦查这样的现场只能集中搜查两 件东西,一是助燃物,二是引燃物。 李昌钰博士在尸体下面收集了一些土壤及残余物 ,鉴识结果证明助燃物是无铅汽油。在烧焦的草丛旁 搜索到一支仍未烧完的火柴棒,他用镊子小心翼翼地 将火柴棒拾起,放入微物迹证的盒子里,准备带回化 验室化验。接着让刑警们在四周搜索,寻找火柴盒之 类的可疑物证。最后在距离尸体15 公尺处找到了一 个用纸板折叠起来的火柴盒。但是火柴盒已被烧过, 用肉眼很难看出上面的字样。 李博士认为,嫌犯将下体烧掉,表示这很可能是 一宗奸杀案,凶手试图将精液证据烧毁。而从乔安娜 脸上留下的烧焦物来看,凶手在强暴她时是将泳衣拉 起,罩住她的眼睛,不让乔安娜看到他的脸。于是他 推测,这名强奸杀人犯很可能认识乔安娜,可能是她 的同学,朋友或邻居。 他还发现死者的双手和双脚都是被鞋带绑住,便 将烧焦的鞋带带回化验室作进一步的检验。 死者被刺了12 刀,从伤势及伤口的长宽来研判 ,凶器是小型、可放入口袋内的单刃小刀。 经过大半夜的现场勘查,李博士收集到不少物证 ,就在刑警认为已经差不多了,准备将尸体移走时, 李博士却表示仍未结束,仍要从死者的下体收集精液 证据。 刑警都不相信,因为下体已被烧焦,一般都会认 为所有精液证据都已被烧毁。不过,李昌钰博士说刑 事鉴识人员不能满足于“想当然”,而应实际检验。 果然他用棉棒从死者烧焦的阴部收集到了一些液体。 随后他又用放大镜在靠近尸体下面的地面上寻找 ,发现了几根毛发,很可能是阴毛,他也将这几根毛 发放入了证据袋内。 李昌钰博士将收集到的证物带回实验室,进行显 微镜检验分析,并就行凶的手法及证据向专案小组提 供一些侦查方向:他在烧焦的火柴盒上发现一些英文 字母,经过一番辨认,认出是一家总部设在哈特福德 市的机械公司,由此可以追查火柴盒的主人;从用汽 油焚尸的手法来看,嫌犯知道如何烧毁证据,因而智 力不低;从阴毛的分析中可判定嫌犯是一位白人;他 还发现绑住死者手脚的鞋带长47寸半,与普通的鞋带 标准长度不同,由此推想嫌犯家里也许有一捆鞋带, 可以自己剪下来使用,他还在鞋带上发现了红色油漆 ,油漆很新,推测凶手可能在案发前不久曾做过油漆 工作;他从死者烧焦的体内搜集到的精液检出,疑犯 为B 型血。 但案发后,最重要的物证杀人凶器却一直没找到 。 李博士建议刑警继续地毯式搜索以寻获凶器。功 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星期的搜索,刑警在树丛中 找到一把日本生产的单刃小刀,刀刃上仍有一些血痕 。 小刀上的血迹吻合乔安娜的血型,刀刃的长短宽 度也与乔安娜身上的伤痕一样,因而可以判定此刀即 为杀害乔安娜的凶器。李博士将刀柄用药品显相,果 然出现几只指纹。而这些指纹也成为破案的关键。 就这样,从火柴盒下手,凭借物证化验结果,李 博士终于使案情大白:现场遗留的火柴是哈特福德市 一家机械公司赠送给客商的,在此地区只送了两家, 其中一家姓纽浩斯,是乔安娜的邻居,其长子罗纳与 乔安娜上一所学校。 以死者鞋带上油漆为线索,李博士让刑警挨家挨 户寻找新油漆过的门窗,发现几个月前一家户主曾雇 罗纳给车库门刷漆。 现场发现的单刃小刀经过罗纳的弟弟约尼的证实 ,罗纳确实有一把这样的小刀。而面对刑警的追问, 罗纳谎称小刀不小心丢了。 所有线索都指向罗纳。 警方提取了罗纳的血液样本和指纹样本。鉴识结 果显示,罗纳的血型为B 型,和在死者身上发现的精 液相符。罗纳的指纹与小刀刀柄上的指纹也相符。 原来,案发当天,乔安娜跟往常一样,夏令营活 动一结束就独自骑脚踏车回家,在途中遇到了相识的 罗纳。罗纳邀请乔安娜坐他开的车去兜风,乔安娜答 应了,上了罗纳的车。可在兜风途中罗纳起了歹念, 他将乔安娜绑起来带到树林中强奸了她,之后又怕她 去警局报案,便用刀杀死了乔安娜,并用汽油将其焚 尸。 警方根据李博士的物证化验结果逮捕了罗纳,罗 纳却坚称自己无辜,罗纳的父母也向报纸记者说,警 方并没有令人信服的人证或物证来逮捕罗纳。康乃狄 克州法庭以前也没有单凭化验结果起诉嫌犯的前例, 因而这件案子审判时,引起报纸和社会的强烈关注。 在缺乏目击证人的情况下,大陪审团是否接受检 方的起诉将完全依靠现场勘查结果而定。在这种情形 下,李昌钰博士作为检方证人出庭作证,在法庭上, 他将所有的证据巨细靡遗地说了一遍,让大陪审团和 法官相信,所有化验方法及结果都符合科学根据,并 且完全可靠。最终罗纳承认强暴并杀害乔安娜,被判 30 年的徒刑(如果不坦白,强奸杀人罪可能被判死 刑)。 负责这宗案件的法官在结案时请求将本案的凶刀 保留展示,他说:“这把刀有历史性意义,它是康州 首件用科学方法来破案及定罪的重要证据。” 这宗案件也是李昌钰博士赴美办理的第一起成功 案例。 P194-200 <p>1.实在太好看了!整个编辑部竞相传阅,并不是因为李昌钰是名人,而是真的太好看了!<br/><br/>2.全世界*著名的法医自传,是李昌钰博士亲自授权的**一本简体中文版传记!<br/><br/>3.全书囊括李昌钰40年经历的诡秘奇案,70年感悟的人生道理,用温暖的文字,讲一段属于他的热血励志传奇。<br/>看完觉得既过瘾,又感慨。<br/><br/>4.真实版的犯罪现场调查正在上演,书里有抽丝剥茧的案件侦破,环环相扣的逻辑推理,*前沿的探案知识,让你欲罢不能。<br/><br/>5.辛普森杀妻案、克林顿桃色案、为肯尼迪家族强奸案洗刷冤情,李昌钰博士亲身参与了这些大案的侦破,本书为您讲述隐藏在这些世纪大案背后的秘闻。</p><span style="color: rgb(101, 101, 101); font-family: &#39;Hiragino Sans GB&#39;, Verdana, Simsu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2px;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br/></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