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80
折扣购买: 先前的风气
ISBN: 9787561378922
穆涛,1963年生于河北廊坊,1983年参加工作,1993年到《美文》杂志任编辑,1998年担任《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至今 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安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出版《肉眼看文坛》《俯仰由他》等著作七部。
历史的学名叫“春秋”,这是圣人的譬喻,“仲 尼厄而作《春秋》”。孔子为什么把历史叫春秋,而 不叫冬夏?我琢磨出这么几层意思: 一、当时是小国政治年代,叫诸侯国,只是比今 天的县稍宽敞些,人口也稀疏。据行家估算,当时全 国仅二千万人口,比**的**人口还要少四分之一 。但是**数量多,西周时期*多将近八百个,仅山 东境内就有四十多个,周室东迁后,《左传》有记载 的仍超过一百二十个。小国寡民在弱肉强食的环境里 过*子,如危地里的庄稼,春种秋收,得一茬是一茬 ,说不出可持续发展的松心话。如果当年也是**的 一统天下,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大物博,凭孔 圣人的智慧,不会叫春秋的,会换另外的视角,可能 会叫天空,或海洋什么的。 二、冬夏两季表层的东西多,春秋两季深层的变 化多,不确定因素多。物如此,人和社会亦如此。 三、春天是播种,是开始,是动机。孔子很看重 动机,他在《论语·为政》里说诗,“诗三百,一言 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与政治貌似不相关, 但有一个关键处是相通的,就是“思无邪”,心术要 正,动机要纯,出发点要端庄。秋天是收获,是结果 。从动机里看居心,在结果中察得失。一个朝代是怎 么拉开帷幕的?又是怎么谢幕的?“眼看他起高楼, 眼看他楼塌了。”蕴藏其中的东西才是这个朝代留给 后世的*大遗产。用刘知几《史通》里的话说,“得 失一朝,荣辱千载”“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 ”,乱臣贼子所惧的,正是《春秋》笔法,明察秋毫 ,微言大义。 四、依农历天时,冬夏叫至,春秋称分,老话叫 “*夜分”,分是分明,指的是昼夜平分,白天和黑 夜基本持平。审视历史要一碗水端平,要公允,不能 挟私用假。“临流无限澄清志,驱却邪螭净海波。” 五、上边写的四款,都是我的瞎琢磨。据王力先 生考据,西周早期,再溯以前,一年只分春秋二时, 讲春秋,就意味着全年。郑玄笺注“春秋匪解,享祀 不忒”为“春秋犹言四时也”。 读史讲致用,温故为知新。温故讲究读史方法, 温这个词用得恰当。历史原本已经死去了,只有读活 了才可能出新价值。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课本”,有 五千年的厚度,很难读,城府深,色调沉,像一个人 板着脸孔,古板,刻板,缺情少趣且苦辣,对,是苦 辣。像冬天里喝烧酒,要“温”一下口感才稍好些。 我们的历史不太好读的原因,有两点*具中国特 色。一、历史是断代的。二、既有帝王术,还有宰相 术,两条线索并行,却不是双轨制,是连体的两个人 ,既互动,也互相牵扯。 截止于清朝,中国有两种**体制形态,一种是 周文王、周武王建立的简单的联邦制——分封建国。 周朝鼎盛的时候,有近八百个“加盟共和国”。还有 一种就是秦始皇开创的帝国制。这两种**体制形态 都是在陕西这片土地上开创的,陕西被称为“三秦大 地”,这个“大”字,陕西这片土地还是承*得住的 。但秦朝以降,二十几个朝代的*替不是禅让,不是 竞选,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淘汰,而是革命,是 流血牺牲,是*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打碎了之后重建 。这是中国历史叫断代史的原因。读历史读到断裂地 带要小心,要提高警惕,要记住两句名言,“一朝天 子一朝臣”“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 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革命年代是以胜负论 英雄的,基本不管青红皂白。 中国的皇帝,因为是家庭承包制,业务水平差距 比较大。像抛物线,高和低的落差很悬殊。但中国的 宰相们,基本保持在一条相对高的水准线上。好皇帝 和劣皇帝,差别在业务能力上。好宰相和劣宰相,差 别不在业务能力,而是心态、心地和心术。P4-6
穆涛的文字简洁、机警,宽博而从容,温和又不失锐见。在《先前的风气》中,历史的省思、世相的洞察与思想者的话语风度融于一炉,行文疏密相间,雅俗同赏,无论长文或短章,都交织着散文、随笔和杂感的笔力与韵味,有鲜明的文体意识。他的写作,繁复跌宕,儒雅丰瞻,贯通着慈恕、善意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