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谈吃(梁实秋雅舍全集珍藏版)

雅舍谈吃(梁实秋雅舍全集珍藏版)
作者: 梁实秋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6.10
折扣购买: 雅舍谈吃(梁实秋雅舍全集珍藏版)
ISBN: 9787214163042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 1903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杭州)。中国**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个研究莎士比亚的**,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代表作有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文艺批评专著《浪漫的与古典的》,等等。 其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有时天文地理,有时人情世故。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

内容简介

烧饼油条是我们中国人的标准早餐之一,在北方 不分省份、不分阶级、不分老少,大概都喜欢食用。 我生长在北平,小时候的早餐几乎永远是一套烧饼油 条——不,叫油炸鬼,不叫油条。有人说,油炸鬼是 油炸桧之讹,大家痛恨秦桧,所以名之为油炸桧以泄 愤,这种说法恐怕是源自南方,因为北方读音鬼与桧 不同,为什么叫油鬼,没人知道。在比较富裕的大家 庭里,只有做父亲的才有资格偶然以馄饨、*丝面或 羊肉馅包子做早点,只有做祖父母的才有资格常以燕 窝汤、莲子羹或哈士蟆之类做早点,像我们这些“民 族幼苗”,便只有烧饼油条来果腹了。说来奇怪,我 对于烧饼油条从无反感,天天吃也不厌,我清早起来 ,就有一大簸箩烧饼油鬼在桌上等着我。 现在**的烧饼油条,我以前在北平还没见过。 我所知道的烧饼,有螺蛳转儿、芝麻酱烧饼、马蹄儿 、驴蹄儿几种,油鬼有麻花儿、甜油鬼、炸饼儿几种 。螺蛳转儿夹麻花儿是一*,扳开螺蛳转儿,夹进麻 花儿,用手一按,咔吱一声麻花儿碎了,这一声响就 很有意思,如今我再也听不到这个声音。有**和齐 如山先生谈起,他也很感慨,他嫌此地油条不够脆, 有一次他请炸油条的人给他特别炸焦,“我加倍给你 钱”,那个炸油条的人好像是前**没睡好觉(事实 上凡是炸油条、烙烧饼的人都是睡眠不足),一翻白 眼说:“你有钱?我不伺候!”回锅油条、老油条也 不是味道,焦硬有余,酥脆不足。至于烧饼,螺蛳转 儿好像久已不见了,因为专门制售螺蛳转儿的粥铺早 已*迹了。所谓粥铺,是专卖甜浆粥的一种小店,甜 浆粥是一种稀稀的粗粮米汤,其味特殊。北平城里的 人不知道喝豆浆,常是一碗甜浆粥、一套螺蛳转儿, 但这也得到粥铺去趁热享用才好吃。我到十四岁以后 才喝到豆浆,我相信我父母一辈子也没有喝过豆浆。 我们家里吃烧饼油条,嘴干了就喝大壶的茶,难得有 一次喝到甜浆粥。后来我到了上海,才看到细细长长 的那种烧饼,以及菱形的烧饼,而且油条长长的也不 适于夹在烧饼里。 火腿、*蛋、牛油面包作为标准的早点,当然也 很好,但我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才接*了这种异俗 。我心里怀念的仍是烧饼油条。和我有同嗜的人相当 不少。海外羁旅,对于家乡土物率多念念不忘。有一 位华裔美籍的学人,每次到**来都要带一二百副烧 饼油条回到美国去,存在冰橱里,逐*拣取一副放在 烤箱或电锅里一烤,便觉得美不可言。谁不知道烧饼 油条只是脂肪、淀粉,从营养学来看,不构成一份平 衡的食品。但是多年习惯,对此不能忘情。在纽约曾 有人招待我到一家中国餐馆进早点,座无虚席,都是 烧饼油条客,那油条一根根的都很结棍(按:方言, 厉害的意思),韧性很强。但是大家觉得这是家乡味 ,聊胜于无。做油条的师傅,说不定曾经付过二两黄 金才学到如此这般的手艺,又有一位返台观光的游子 ,住在台北一家观光旅馆里,晨起**桩事就是外出 寻找烧饼油条,遍寻无着,返回旅舍问***,服 务小姐登时蛾眉一耸说:“这是观光区域,怎会有这 种东西?你要向偏僻街道、小巷去找。”闹哄了一阵 ,兴趣已无,乖乖地到附设餐厅里去吃火腿、*蛋、 面包了事。 有人看我天天吃烧饼油条,就问我:“你不嫌脏 ?”我没想到这个问题。据这位关心的人说,要注意 烧饼里有没有老鼠屎。第二天我打开烧饼先检查,哇 ,一颗不大不小像一颗万应锭似的黑黑的东西赫然在 焉。用手一捻,碎了。若是不当心,入口一咬,必定 牙碜,也许不当心会咽了下去。想起来好怕,一颗老 鼠屎搅坏一锅粥,这话不假,从此我存了戒心。看看 那个豆浆店,小小一间门面,案板、油锅都放在人行 道上,满地是油渍污泥,一袋袋的面粉堆在一旁像沙 包一样,阴沟里老鼠横行。再看看那打烧饼、炸油条 的人,头发蓬松,上身只有灰白背心,脚上一双拖鞋 ,说不定嘴里还叼着一根纸烟。在这种情况之下,要 使老鼠屎不混进烧饼里去,着实很难。好在不是一个 烧饼里必定轮配到一橛(按:即一小段)老鼠屎,难 得遇见一回,所以戒心维持了一阵也就解严了。 也曾经有过观光级的豆浆店出现,在那里有峨高 冠的厨师,有穿**的侍者,有装潢,有灯饰;筷子 有纸包着,豆浆碗下有盘托着,餐巾用过就换,而不 是一块毛巾大家用,像邮局糨糊旁边附设的小块毛巾 那样的又脏又黏。如果你带外宾进去吃早点,可以不 至于脸红。但是偶尔观光一次是可以的,谁也不能天 天去观光,谁也不能常跑远路去图一饱。于是这打肿 脸充胖子的局面维持不下去了,烧饼油条依然是在人 行道边乌烟瘴气的环境里苟延残喘。而且我感觉到吃 烧 饼油条的同志也越来越少了。 P5-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