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象(精)

镜象(精)
作者: 肖伊绯
出版社: 金城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镜象(精)
ISBN: 9787515516585

作者简介

肖伊绯,四川成都人,独立学者、自由撰稿人。曾游学法国、印度等地,长期从事人文领域多学科互动研究,特别关注民国思想史、**图像学、园林美学等多个专题。已出版《在高卢的秋天穿行》《民国达人录》《风景的标记》《虚构的风景》《十城记》《孤云独去闲》《革命样板戏》《民国表情》《民国温度》《中国哲学史大纲》《听园》《民国笑忘书》《胡适的鳞爪》《民国斯文》《1939*后的乡愁》《苦雨斋鳞爪》《左右手》《胡适的背影》等著作。

内容简介

曾有相当长一段时间(2004—2007),徘徊流连 于西南山林之间。 其时,在思想体系上深*海德格尔哲学影响,在 语言文法上则颇*罗兰巴特影响;但同时又开始被禅 宗理论所吸引,感觉自己正在从西方思想体系及其方 法论影响中走出,似乎将逐步进入母语语境之下的东 方密林之中。此刻,“缘在”、“零度”与“色空” 等诸种意识穿流交融,必得在特定的、静谧的、隐秘 的山林某处,方得通透。为此,我荒废世俗之道,返 身归入山林,寻求某种精神通透的时空。或者说,是 在尝试给自己一个“绽开”的机缘。 所谓西南山林,概指巴蜀黔贵之西南地界内之山 林。西南山林,幽旷深隐,多有人迹罕至、自然自在 之地。穿行于这些野地荒乡之中,摒*红尘虽未必是 修行者所刻意寻求之境,但当时当地的我,只是希望 借此区隔出一种真纯之境遇;浑如佛家所举“阿赖耶 识”这一意识种子一样,也是假借实有之概念,去说 明和论证一种“空相”。 在林中湖边停驻留连,也常带一些典籍,细细品 读、观览,时时与周遭境遇相关联、通融。常在身边 的典籍有《正法眼藏》《楞严经》《碧岩录》《古尊 宿语录》,以及德国哲人海德格尔的著作《林中路》 《路标》《时间与存在》,等等。一年四季,风光幻 变;境随心浮,景转意动之际,屡有省悟,偶有所得 。在此,拈选一些忆语,借四季裁剪,编作四章,聊 供纪念。 春浦·恬居 一、释名 浦:濒之意,意即接近于水之处,本义即是水边 。 这个处所可以是实在的,如水边的屋子、岛屿、 楼阁;也可以是虚拟的,如水中的月影、水面的潮流 合汇处,等等。总之,“浦”作为一个邻近水的修饰 词,自然的具备了水之飘摇不羁之体魄,在此处,也 可以在彼处。 春浦:接近于春季的水流,或接近于水流的春季 。 修饰与被修饰之词皆是飘摇不羁的,有一定的域 度,但却没有一定的界限。 恬:安静之意,兼有美好之姿态。而其字形却是 左“心”右“舌”,心境与语言之谐和方为“恬”, 任一处失谐,皆难得“恬”之美好。 恬居:安居,为*接近“恬居”之词义。但尚缺 少谐和之美好,这种美好出于自觉,需要人为保持; 这种美好又出于不自觉,一旦及至,无需执着。 二、解题 春之意趣,*在一“融”字。在山林间,四季皆 有花飞遍野;说春暖花开以言“春”,已空泛乏味。 “融”之况味,每刹那皆生无数刹海,荡卷着常人的 执念,在山水中以奇景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