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福建科技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2.30
折扣购买: 身体应该这样养(五脏六腑养生全书)
ISBN: 9787533552046
石晶明,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名家施维智嫡传弟子。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全国性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开始从事中医养生保健、美容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多家媒体开设医学、保健、美容等专栏,发表各类文章近300篇,积极传播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心与肺 心主血脉,运行血液;肺主气,司呼吸。“气为 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的运行虽为心之所主,但 必须依赖肺气的推动;集聚于肺部的宗气,必须贯通 心脉,得到血的运载,才能敷布全身。两者相互配合 ,才能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 新陈代谢。可见,心与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血与气相 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如果心、肺有一方发生了病变,都会影响到另一 方,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气血失和。如心气不足、心 脉瘀阻就会导致肺气壅滞,气失宣降,表现为咳嗽气 促、胸闷气短等。而肺气不足则会导致血行无力,表 现为心悸痛、胸闷气短等。 心与肝 心主血藏神,肝主疏泄藏血,心与肝的关系主要 表现在血液和神志方面。在血液运行方面,当心主血 脉的功能正常时,血可以滋养肝并存于肝内;当肝藏 血的功能正常时,就能够调节血量,防止出血。二者 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在神志方面,心藏神,主 精神活动;而肝主疏泄,能够调畅情志,二者协调共 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活动。 当心血不足时,肝血也会出现亏损,会导致心肝 血虚,出现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多梦等;当心 火亢盛时,又会殃及肝,导致心肝火旺,出现心烦易 怒或狂躁妄动等;当肝失疏泄时,则会出现气滞血瘀 ,从而导致心脉瘀阻,心神不宁等。 心与脾 心主血脉,推动血行,脾能生血,并且能统摄血 液。心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当脾气健运时,血液化生充足,而心有所主。当心 气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正常时,脾才能得到滋养,从 而维持运化功能。心气行血,为血行之动力;脾气摄 血,为血行之约束。二者相辅相成,使血在脉中运行 而不溢出,维持血行的正常。 如果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或脾不统血、血溢 脉外,均可导致心血不足;而心血不足时,则心脉空 虚,脾失血养,运化失职,最终导致心脾两虚,出现 食少腹胀、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多梦、大便溏薄等 。 心与肾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火互济和精神互用方 面。水火互济,是指心与火相对应,而肾与水相对应 ,水能克火。所以当心火旺盛时,需要肾水上济来滋 润心阴,制约心阳,从而使心火下降。另外,心火热 ,肾水寒,心火能够温煦肾水使肾水不寒,有利于肾 的平和。水火互济,维持阴阳合和的状态,也被称为 “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精神互用,是指心藏 神,神能够控制精气的活动;肾藏精,精气又能化气 而产生神。 当精气充足的时候,神的控制功能才能良好地发 挥,人就会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当劳神过度,或恣 情纵欲时,神没有得到休养,则会导致肾精耗伤,遗 精滑泄。 肝与脾 肝主疏泄,藏血;脾主运化,生血、统血。肝与 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疏泄、运化互用,藏血与统血的 相互协调。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就能调畅脏腑气机, 促进脾的运化,帮助血液的生成。脾的运化功能良好 ,才能将精微物质传送至肝,有利于肝的疏泄。另外 ,只有肝藏血和脾生血、统血的功能正常,二者相互 协调,才能维持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 肝失疏泄则脾失健运,脾土壅滞则肝气疏泄不利 。如果肝脾不和,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现腹胀 纳呆,肠鸣泄泻,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血液生化不足 ,从而导致血虚。 肝与肺 肺主一身之气,其气主降;肝主疏泄,调畅全身 气机,其气主升。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调节气机 升降方面。肺气降则全身气机升降协调,有利于肝气 上升并防止其生发太过。肝气的升发条达,调畅全身 气机,又能促进肺气的宣发,使肺气正常的肃降。两 脏气机一升一降,相辅相成,共同维持全身气机的升 降运动。 如果肝失疏泄,肝气上升不畅,就会影响到肺气 的下降,进而出现咳嗽气促、咳引胁痛等。如果肺气 下降受阻,就会导致肝气上逆,出现眩晕头痛,胸胁 胀满等。 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 阴阳互资方面。肝藏血,肾藏精,精血都是由水谷精 微变化而成,两者又可以相互滋养、相互转化,所以 称“精血同源”,又称“肝肾同源”。肾精不足或肝 血不足都会导致精血两亏,出现腰酸耳鸣、头晕目眩 、男子精少、女子闭经等。 藏泄互用是指肾的封藏功能和肝的疏泄功能有相 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藏泄功能失调,就会 出现女子月经紊乱或男子遗精、滑精等。阴阳互资是 指肝肾阴阳协调平衡,相互制约。如果肾阴不足就会 导致肝阴不足,出现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如果肝 阴不足又会导致肾阴亏虚,导致体内产生虚火。 P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