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20
折扣购买: 芦哨声声
ISBN: 9787570234813
王棵,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影视产业联盟首批影视创作专家,著有《守礁关键词》《风筝是会飞的鱼》《大海上的脚印》等。作品曾获《小说选刊》全国优秀小说奖、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十月》新锐人物奖、《北京文学》优秀作品奖等多个奖项。
第一章 我叫多鱼 灶台与柴房之间的那面薄墙上,画有跳跃的鱼和飞舞的云彩,还写着两组字。靠下那组字是:年年有鱼。十一岁的多鱼没念过一天书,也没人教过她识字。“鱼”字,她却是认得的。她讨厌这个字。 白汽从锅盖边沿冒出来,向“年年有鱼”爬升。多鱼目光里的这四个字,逐渐模糊不清了。白汽爬升到上面的“锅满盆满”时,锅盖像是被施了妖法,激烈地颤动起来。多鱼在想象中看到,锅内的水,因沸腾变成了大力士。 “姆妈,水开了。”她大声提醒柴房里的母亲满芝。 今天被满芝用来生火的,是麦秸秆,它们一般被当作是下等生火材料。在这平原的乡下,棉秆才是人们心目中的上等生火材料。此时夏日正浓,棉秆尚在大地上兢兢业业地孕育棉果,离它们成为柴火,中间还隔了数十天的距离。 满芝没听见锅盖蹦跳的声音。燃烧的麦秸秆发出的啪啪声、被她拉得咔咔响的风箱声,把锅盖的动静掩盖了。多鱼的喊叫,惊醒了她。她大汗淋漓地闪出柴房。灶台边有一块破得千疮百孔的抹布,她一把抓起来,盖到锅盖中央的横柄上。 锅盖被她揭开,一股滚烫的水汽扑向她的脸。她用手掌扇着热腾腾的水汽,生气地数落这只锅盖:“水杉木呀,做釜冠还是轻了点。寻个日子,我要把徐木匠喊过来,换榆树木做釜冠。” 锅盖,被这地方的人叫作釜冠。 里侧还有一只锅盖——灶台里,埋有两口锅。 满芝揭起这只锅盖,盖到里面那只锅盖上。“水都要把釜冠顶出去了,”她冲着多鱼呵斥,“你才晓得喊我?” 她刚被灶膛的火光猛烈照射过的脸,略呈充血状。灶墙被油烟熏得黑多白少,它里侧偏上的地方,贴着一张灶王菩萨相。多鱼看着母亲的脸,觉得它更应该贴到灶墙上去。 “又不是只我一个人看到水开了。”多鱼不驯地看了眼身后。 小她三岁的来金,还有她的两个妹妹——六岁的有银、三岁的有子,拥堵在她的身后。 “来金也看见了,”多鱼说,“你怎的不骂他?” “我不曾叫来金看,只叫你看了呀。”满芝看着正在啃玉米的来金,凛厉的目光变得柔和。 多鱼反问:“你做甚只叫我看,不叫来金看呢?” 这个问题似乎把满芝难住了。一股来自体内的力量,用力挤压她的两道剑眉,令她的眉心变皱,她那张比一般女人硬朗的脸,一时布满了凄风苦雨。 这个自感命比黄连还苦的女人,随时可以号啕大哭,只要她自己愿意。可是,她的世界里,有太多事情等着去料理,她哪里还抽得出时间哭? “你讲呀,”多鱼依然针锋相对,“做甚不叫来金看,只叫我看?” 满芝的声音必须比多鱼高:“你大、来金小,不叫你看,叫哪个看?” “话都是你讲的哩。”多鱼诡黠地看了看来金的手。 来金的手肉肉的,与他微胖的体形很相衬,不像多鱼的手,一层薄皮裹着骨头。多鱼时常怀疑,因为家里有个来金,其他人都变瘦了。来金就是一头食人兽,倚仗母亲的偏袒,“吃掉”其他人身上许多肉。 ?儿童文学作家王棵原创新作,感受中华儿女的坚毅力量和真挚纯朴的家国情怀。 ?抗战背景下的别样童年,无论在什么样的时刻,我们都拥有希望和勇气! ?聚焦“文化抗战”,以少年儿童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为题材,深挖“文化自信”的历史性和当下性。 ?轻盈透彻的作品结构和情节,雅致优美的文学语言,童趣满满的儿童生活细节。 ?感受中国南方平原地区的自然风物。平原上的水乡,河上的菱角花园,岸边的田野、村庄、玉米地、泡桐……时时风光,处处精彩。 ?新锐插画师梦丹绘制封面及内插,画面生动,细节饱满。 入选2023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