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旅游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4.30
折扣购买: 品格的力量
ISBN: 9787807665823
塞缪尔·斯迈尔斯(Samuel Smiles,1812~1904)英国19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社会改革家,被誉为“西方成功学之父”、“卡耐基的精神导师”。他先后当过医生、商人、摄影师、随笔作家、历史学家、记者、编辑、铁路大臣和演说家,也是一名畅销书作家,著名作品有《自己拯救自己》、《品格的力量》、《人生的职责》。
家庭造就了人 社会规则和制度形成的最终源泉是家庭,不管这 个家 庭本身是纯洁还是丑恶。法律也只是家庭的反映。在 家庭 生活中,孩子幼小的心灵就开始闪耀思想的火花,长 大后, 步入社会,才形成公众的意见。所以说民族振兴事业 应从 托儿所开始,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甚至政府机构 的工 作人员也没有孩子的教育者产生的影响深远! 人的品格和智慧首先在家庭中形成,这是自然的 铁律。 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准备阶段。每个社会成员都首 先在 家庭中学会生活和交际,然后才能融人社会。因而, 对社 会文明最有权威影响力的学校是家庭。原因很明显, 社会 文明是由个人素质决定的。也就是说,每个成员,无 论高 贵卑劣,对社会文明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早年的道德环境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伟人 同样如此。从你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从人们那儿获 得关 爱和营养,一位母亲询问牧师:“我该在什么时刻开 始教育 我的儿子?他已经4岁了。”牧师回答说:“夫人,如 果您 现在还没对您的孩子进行教育,那么,可以说他已经 被您 耽误了4年。在孩子脸上绽开第一朵微笑时,您就该抓 住 机会开始教育了。” 其实,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来得更早,因为孩子天 生就 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阿拉伯有句谚语:“光秃的无 花果树 看着丰收的无花果树,也会变得同样的硕果累累。” 同样的 道理,周围人的行为举止对小孩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 在品格的形成过程中,儿童时期那些看上去微不 足道 的小细节,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儿童时期的品格是 成年 品格的基础和核心,后期的教育不过是儿时品格的一 种补 充和完善。从这方面的意义来说,“儿童是成人之父 ”这句 话虽不是很准确,但也很有道理。弥尔顿曾经说:“ 一生之 计在于童年,正如一日之计在于早晨。”我们与身俱 来的那 种精神和能力,往往会持续最长的时间,是最强的推 动力。 人在呱呱坠地时,善良、邪恶、高贵、卑劣等品格就 已在 头脑中存在,这些将决定一生的品格。 来到一个陌生而崭新的世界,孩子的眼里满是好 奇和 新鲜,他们惊异于周围的事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 开始学会分析对比、观察领悟、模仿,将一切置于脑 海中。 孩子的这种无穷的潜能,令所有人都惊讶不已。布鲁 姆爵 士经研究发现,婴儿在18—30个月这段时问里,对自 己、 对他人、对世界都有着超强的领悟能力。这是成人不 能比 拟的。在这段时期,孩子获得的知识和见解,比剑桥 大学 的高材生或者牛津大学的优等生的所学更具有意义。 一段 时间不温故知新,即使是学者,他的知识也很有可能 会被 遗失在角落里,但一个人在婴儿时期学到的知识一生 也很 难遗忘。 据说,司各特早在学会读书写字前就对民族文学 如痴 如醉,因为他的祖母和母亲反复向他朗诵文学作品。 儿童 时期,人的心灵是全然敞开的,随时随地准备接纳新 事物。 他们不仅领悟力好,记忆力也很强,所学的东西都深 深地 刻在记忆中。童年就像一面明镜,投射出最早闯人思 维又 对生活起决定作用的一切东西和印象。孩子的一生伴 随着 各种各样的第一次,第一次喜悦、第一次悲伤、第一 次成 功、第一次失败、第一次辉煌以及第一次不幸,这些 构成 了他一生生活的背景。 在粗陋庸俗、野蛮暴力的社会中生活,即便是心 灵高 尚的哲学家也会变得麻木不仁、不知廉耻。可以设想 ,天 真无邪充满幻想的孩子们处于这样的环境,还能保持 纯洁 善良吗?在熏陶和培养人的性格、习惯、意志的同时 ,这 些也成了人们日后幸福生活的保证。当然,在其发展 过程 中,人们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一定程度 上改 善生存环境,但与童年时形成的道德观念相比,这一 切显 得非常微弱。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管理的好坏决定了家庭 的好 坏。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孩子,由于在品德智力方面 得到 了正确的引导,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必会 表现 出诚实和善良,显得健康又能干。并且能像他们的父 母一 样,乐于助人,慷慨解囊,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为社 会作贡献。 相反,如果小孩生活在愚昧无知、人情冷漠的家 庭, 日久天长。无意中就会形成自私自利、粗鲁无礼的性 情。 再加上现实的社会环境的诱惑,他将是危险、可怕的 。一 位古希腊人说过:“如果让一个奴隶去教育你的孩子 ,那么 你将拥有两个奴隶。” P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