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最后十年(精)/新民说

鲁迅的最后十年(精)/新民说
作者: 林贤治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34.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鲁迅的最后十年(精)/新民说
ISBN: 9787549559244

作者简介

林贤治,当代**学者和鲁迅研究专家,著有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评论集《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守夜者札记》《自制的海图》《时代与文学的肖像》,自选集《娜拉:出走或归来》,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生十年》等。主编“20世纪外国文化名人书库”“曼陀罗译丛”“曼陀罗文丛”“流亡者之旅译丛”“流亡者丛书”“世界散文丛编”、《散文与人》《读书之旅》《记忆》等丛书、丛刊多种。选编《*望的反抗》《野百合花》《鲁迅档案:人与神》等数十种。

内容简介

清*期间,鲁迅仍在广州中山大学担任教职。自 从踏足 这块“革命策源地”以后,他对中国的政治地图有了 *深入的 了解,应当有把握认为,不至于为一时的风云变幻所 迷惑。然 而,时局的发展竟大出乎他的意料。相当一段时间, 他对国民 *以及国民革命*北伐行动是抱有幻想的,虽然一样 承认“革 命尚未成功”,甚至发出过有人攀摘革命花果的警告 ,却根本 不曾想到整个*和*队,会如此快速地掉转*头,对 付先前的 合作者。政治家的野心,实在远胜于文学家的想象力 。他从来 未曾看见这样杀人的,北京“三一八惨案”仅杀掉四 十余人, 他已经说是“出离愤怒了”,如今何如?他用了“被 血吓得目 瞪口呆”的话,形容此时的感*。出于一个人道主义 者的道义 感,他以辞职表示抗议,然后在一个名叫“白云楼” 的地方蛰 伏下来。可是,像他这样阴郁易怒的人,是注定做不 成现代的 隐者的,果然很快地,便接*了官方***门的夏期 讲演的邀 请,破门而出了。其实,稍早一些时候,当他为结集 的《野 *》写作题词的时候,即宣告“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透露 了渴望“烧尽一切野*,以及乔木”的决*的信息。 大屠杀源于一个新的传统,这是*权政治和*权 政治的合 流。对此,美国学者派伊说:“*阀给出了一个事实 ,即在现 代中国,政治力量不可能与*事力量分离,以至于没 有人能开 出从中国政治屏幕中心消除*队的秘方。”民国以后 ,袁世凯 正是以*事力量作为政治资本,窃取革命政权的,可 是现在, *队已不复属于个人,而是作为“**”,为*所控 制。早在 革命初期,孙中山在确立他的*权政治理论的时候, 已经融入 *权政治的因素,后来还曾一度以*权改造*权和政 权,实行 *政*一体化。事实证明,*事实力的过分膨胀是危 险的。所 以,自从在苏联引进*对*队的政治化的控制体制之 后,*权 便长此被置于*权之下,虽然*不能不依靠*事力量 取得并维 持其专政,但是始终离不开“以*治国”的框架,其 领导地位 是不容挑战的。 鲁迅没有直接描述大屠杀的残酷性,而是透过“ 清*” 事件,揭露独裁政治灭*人性的本质。我们注意到, 在1927年 以后的两三年里,他反复使用“**”一词做演讲, 或者写文 章。中国的政治家有什么原则立场可言呢?无非是一 群随意杀 人的**,自然,中国的政治也就是“**政治”了 。鲁迅做 过一个《**与文学》的讲演,从记述来看,其实讲 说的多涉 政治**。他指出,他们要“革命”,整天叫喊“打 倒旧制 度”,目的是要取得自身的地位,及至有了地位,仍 然要拾起 旧的方法来控制一切。在**的讲演《魏晋风度及文 章与药及 酒之关系》中,他列举了曹*和司马懿,作为政治流 氓的代表 人物。一方面,是杀人的随意性;另一方面,是行为 和议论相 矛盾。曹*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以“不孝” 为罪名 的。魏晋以孝治天下,不孝,故不能不杀。“为什么 要以孝治 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 以忠治天 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 ,所以一 定要以孝治天下。”问题是,“曹*与司马懿何尝是 **的孝 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 这便是政 治**的“德治”。鲁迅使用反语,称颂曹*为“英 雄”,说 “我虽不是曹*一*,但无论如何,总是**佩服他 ”,还幽 默地说:“事实上纵使曹*再生,也没有人敢问他, 我们倘若 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利用传统的戏剧旁 白或插科 打诨的话语形式,不断暗示读者,使之把魏晋时代同 现时代联 系起来。 权势者极力使杀人合法化。因此,揭露合法化便 变得十分 必要而且适时。鲁迅在《小杂感》里说:“凡为当局 所‘诛’ 者皆有‘罪’。”又著《可恶罪》一文,说是“我先 前总以为 人是有罪,所以*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 多,是先 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执法者 实际上无 法可依,即使有法,本身也是不合法——自然法—— 的。由 此,我们知道,在强制性的统治之下,所谓的“法治 ”,是怎 样一种不可靠的东西。《谈“激烈”》一文写道:“ 今年似乎 是青年特别容易死掉的年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 同俗。’ 这里以为平常的,那边就算过激,滚油煎指头。** 正是正当 的,明天就变犯罪,藤条打屁股。”在这里,法律明 显的不一 律。《小杂感》里还说:“刘邦除秦苛暴,‘与父老 约,法三 章耳’。而后来仍有族诛,仍禁挟书,还是秦法。法 三章者, 话一句耳。”两千年一贯制,这就是专制主义的再生 性和连续 性。被鲁迅称为暴发户的革命新贵,在将杀人合法化 的同时, 必先使自己的地位合法化,因此也就一定要争正统。 所谓正 统,对内代表已故**的遗训精神,代表全*,对外 则代表全 民。可以说,正统之争是专制社会中权力斗争的一个 重要特 征。权力是**裸的,它会把许多关于“忠诚”“团 结”之类 的伪装自行撕成碎片,暴露自身的罪恶和肮脏。它的 存在本身 就是一个争夺的过程,整个过程充满戏剧性,却又毫 无“游戏 规则”可言。鲁迅在一次演讲中打比喻说,譬如有一 个*阀, 从前是压迫民*的,后来北伐*势力一大,他便挂起 了青天白 *旗,说自己已经信仰三**义了,是**的信徒。 这样还不 够,还要做**的纪念周。这时,真的三**义的信 徒去不去 呢?不去,便可以说你反对三**义,于是定罪,杀 人。鲁迅 解说道,真的**的信徒,倒会不谈三**义,或者 听人假惺 惺地谈起来就皱眉,好像反对三**义模样。这在当 时,对于 高举三**义旗帜,以*的正统代表自居的大小** 的讽刺, 可谓入木三分。 P12-15

林贤治的文字既有卢梭式的愤激与直白,又有培根式的犀利与明澈。
——摩罗
谈到鲁迅,除却《狂人*记》《阿Q正传》《呐喊》这些文本我们还知道什么?而“当我们重温鲁迅的文本时,就会诧异地发现:被揭露出来的一个又一个未曾改变——鲁迅倾其一生都在促进其改变——的事实,已然包含了一种猫头鹰式的洞见,犹如先知的预言”。林贤治也正是站在这一高度,在《鲁迅的*后十年》中不仅展现出鲁迅作为思想家,作为知识分子与专制集权的斗争,与各大派别的论战的斗士形象,也赋予了鲁迅思想的历史**性,证实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将重读鲁迅的一生,接*鲁迅思想的鞭策与引导。

☆“一个人的鲁迅”系列经广西师大出版社全新精装版精彩面世。精选鲁迅一生中的生活旧照、书影、手稿、信件,图文混排,内文版式疏朗而灵动,极富冲击力。
☆★另给读者精心准备500套裸背函盒典藏本,纯手工制作,裸脊部位锁红线,配以酒红进口装饰布,照片用超白雅梭纸裱于中灰*香纸,将民国书籍的古朴雅致展现得淋漓尽致。
☆★★随书附赠鲁迅手迹、手绘、书影特制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