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名家注译本)(精)/国学经典丛书

菜根谭(名家注译本)(精)/国学经典丛书
作者: (明)洪应明|校注:林家骊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6.60
折扣购买: 菜根谭(名家注译本)(精)/国学经典丛书
ISBN: 978753548032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注释】 ①修省:修身反省。即努力提高自己 的品德修养,回忆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易·震》 :“君子以恐惧修省。” 欲做①精金美玉的人品②,定从烈火中锻来;思 立掀天揭地的事功③,须向薄冰上履过④。 【注释】 ①做:在此为涵养修炼之意。②人品 :人的品质、品格。③事功:事业和功绩。王巾《头 陀寺碑文》:“夫民劳事功,即镂文于钟鼎。”④“ 须向”句:《诗经·小雅·小雯》中有“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句子,原诗描写周王朝下层 官吏的戒惧心理。这儿是谨慎从事的意思。履:走。 【译文】 如果想要涵养修炼成精金美玉那样完 好的品质,一定要经过熊熊烈火和干锤百炼的考验; 如果想要建立震天动地的事业和功绩,必须时时处处 小心谨慎,就像在薄薄的冰层上走过。 一念①错,便觉百行②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 ,勿容一针之罅③漏;万善④全,始得一生无愧,修 之当如凌云宝树⑤,须假⑥众木以撑持。 【注释】 ①一念:佛学术语,思念对境一次一 念。但其义甚多,各宗不一。此处可理解为一动念或 一个念头。②百行:多方面的品行。《三国志.魏书 .王昶传》戒子书:“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行之 而立,身之本也。”③罅:瓦器的裂缝,gI申为凡物 的缝隙。④万善:佛学术语,一切善事。⑤凌云宝树 :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物体升向空中,离地面很远 。宝树,佛学杂名,指珍宝的树林,谓净土之*木, 《法华经.寿量品》*:“宝树多华树,众生所乐游 。”(蓟假:借。 【译文】 一个念头错了,便会觉得各种品行都 错了,防止它,要像检查渡海所用的气袋,容不得针 眼大小的裂缝;一切善事都做,才能一生没有愧悔, 坚持它,要像直冲云霄的宝树,必须借助其他树木的 撑持。 = 忙处事为①,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② 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持,非心自息。 【注释】 ①事为:做事,作为。②动:事物发 展行进,与静相对。 【译文】 匆忙之时做事,如能在空闲时预先查 点准备,那么错误的行为自会减少;行动之时的想法 ,如能在安静时先细密考虑,那么不对的想法自会平 息。 四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①恩而欲要名②结好;修 业⑧而欲惊世骇俗;植节④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 念中戈矛,理路⑨上荆棘,*易夹带,*难拔除者也 。须是涤尽渣滓,斩*萌芽,才见本来真体⑥。 【注释】 ①施:施予,给予。②要名:要,通 “徼”,求取名声。③修业:修营功业,《易·乾· 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孔颖达疏:“欲进益道 德,修营功业,故终*乾乾匪懈也。”④植节:培植 节*,修养品德。见:同“现”,显示。⑤理路:理 ,治玉,对玉进行加工,这里指修行的道路。⑥本来 真体:佛学称无物之始谓之本来。本来真体,简称本 体,或称真身,谓诸法之根本自体。在此指未被诸般 恶念浸染的思想原貌。 【译文】 做了好事却想胜过别人以己为高,给 人恩惠却想求取名声结好别人,修营功业却想使世俗 大众惊怪骇异,培植节*却要显示异常表现奇特,这 些都是善良愿望中的刀*,修行道路上的荆棘,*容 易夹杂,也*难于拔除的。必须把这些私心杂念** 洗涤干净,把萌发的芽头全部斩尽,才能显现出未被 诸般恶念浸染的思想原貌。 能轻①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② ,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⑧未扫,而心 境芥蒂㈤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复生矣。 【注释】 ①轻:看轻。②重:看重。名义:身 份、资格、名分,又指名誉、名节。③事境:处事范 围。尘氛:尘俗气氛。④心境:思想境界。芥蒂:亦 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后用“芥蒂”比喻积在 心里的怨恨或不快。 【译文】 口头上说能够看轻富贵的人,实际上 心里不能真的看轻富贵;心里本来就看重名义的人, 看重名义的心会越来越重。这些都是因为处事范围中 尘俗的气氛没有扫除干净,积在心里的怨恨和不快没 有**忘掉。富贵、名义的根子不能拔尽,其它的一 切欲念只怕如同杂*,石头一搬掉,杂*又会长出来 了。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