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白(宋扶日自选散文集)

深白(宋扶日自选散文集)
作者: 宋扶日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3.70
折扣购买: 深白(宋扶日自选散文集)
ISBN: 9787549597185

作者简介

宋扶*,1987年出生于青岛,现居北京。毕业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专*艺术史研究。目前从事艺术评论工作,任中国《雕塑》、《中国雕塑》杂志英文编辑。中国公共艺术网特邀撰稿人。有三十余篇艺术评论、翻译文章曾刊登于《大美术》、中国《雕塑》、《中国雕塑》等刊物。2003年出版散文诗集《双色的天空》。

内容简介

情绪风景——英国的乡村 在英国南部东苏塞克斯郡(East Sussex County)生活学习的*子里,学校周围典型的英格兰 南部乡村风景,给我留下了*为深刻的印象。求学时 光宛如白驹过隙,而英伦乡村的质朴与亲切、静谧与 悠然,就好似梦中的故园,是如此永恒而又飘逸。 英国并不是一个多高山的**,构成乡村景致的 主要元素便是大片的植被和起伏的山丘、用当地石材 砌成的石屋和教堂、圈养的牛羊等牲畜以及有序排列 的金黄*垛。它们时而在清冷的细雨和呼啸的风声中 映现着模糊的形影,时而在短暂的艳阳下见证着清丽 的诗意。无论何种天气,英国的乡村都似乎承载着一 种温存的隽永,仿佛是逝去时光的永恒见证者。当晚 风轻拂过时,在丛林每一株植物的纤细枝叶上,都像 是凝结着细腻的思绪,它们在无人的角落里私语,在 山雨欲来的时刻交织重叠,在夕阳和缓的影踪中,随 同密林深处的飞鸟齐鸣……有时在寂静无人的深夜里 ,还隐约会听到深黑森林中随风飘漾的时空讯息。那 些构成英国乡村的景物就像是永生的精灵,伴随着夜 莺回声的节律,在深邃的远空中,与暗夜的繁星共舞 。不知道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或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所描绘的忧郁仙女,是否曾经漫 游于这些安寂静谧的林荫葱翠之中,并忘了归途呢? 无论是独自漫步于起伏的山丘之中,看着穿梭于 丘陵平原的人群,思忖着他们的去向、心情和经历; 还是**于青葱绿地之上,遥望低回萦绕的晚霞与夕 阳,目视着晚归的群鸟,聆听着乌鸦的呜咽和教堂暮 钟的合鸣,这一切渐渐飘逝着的同时又是无比恒常的 景致,仿佛赋予英国的乡村以生生不息的韵律。它们 在时而碧空如洗、转瞬阴郁迷蒙的天空之下,牵引出 人们多样的情绪。这些情绪,有时会游走于空寂且无 尽的密林与明丽夺目的花*之中,还有那些仿佛是山 林女神停驻过的村舍周围。 人们在这样的情境下,会逐渐变成自然的一部分 ,大家在观看风景的同时,也被其他生命在无常的时 空中遥望着。如果换另一种方式来看英国的乡村风景 ,比如置身于疾驰的列车之中,那么眼前的风景便会 随着视线的快速转移而愈加幻化,如同飞逝的记忆, 这是一种直观的、体验时空变幻的方式。英国的乡间 风景随着火车的飞驰,由南部清新幽美的村落,渐次 转变成北部荒寒寂寥的田野。那些孤寂的树木会时常 在车窗倒影的流动中,跃人人群飘散的视野,它们似 乎不甘于群体的聚居,而倾向于独立的成长,因此在 人们的视野中成为孤独的生命体,在一片静谧的平原 中,有些突兀地屹立着。它们掩藏在稀疏鸟群的飞逝 之间,显得遥远又荒芜,恰似印刻于生命意念中的片 段梦痕,给人迹罕至的北部乡村,又增添了一种寂寞 的冷峻。在这样的气氛之中,就连那些留存有人造痕 迹的风车和塔楼,也好似来自遥远的无人世界的异族 生灵。 英国的乡村风光与生活,是英国文学与艺术永恒 的表现主题。莎士比亚对田园*木细致真挚地礼赞, 勃朗特姐妹将自己的情感融入那些乡村的阴郁庄园和 孤寂楼阁之中,简·奥斯汀在小说中细腻描绘了贵族 的田园生活细节,托马斯·哈代在《苔丝》中呈现了 与主人公命运暗暗相连的乡村生活背景。此外,英国 隽永的风景也催生了“如画风景”(picturesque)概 念的诞生,英国园林造园法则和英国风景画中所呈现 出的优美与崇高,构成了英国艺术观念的一部分。而 唯美主义思潮和拉斐尔前派的审美意旨,想必也是与 英国多变的风景有着精神上的互通。 英国人对乡村有深刻的认识,认为乡村是具有灵 魂的所在,是他们真正的精神归宿。工业革命使当时 英国的大城市变得肮脏和拥挤,因此,乡村就*加成 为英国人的避难所。英国人热爱在乡村中漫步,在无 边的青葱蓊郁之中流连沉思,安抚自己因生活琐事而 变得烦乱的内心。英国的乡村是英国人寻找精神之源 的安逸故乡。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