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4.85
折扣购买: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ISBN: 9787208107410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年生,土耳其作家,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当代欧洲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作品被译成50多种语言出版,在众多国家和地区畅销。文学评论家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艾柯等大师相提并论。
培养对小说的热爱,发展阅读小说的习惯,表明 一种试图摆脱笛卡尔式单一中心世界的逻辑的渴望。 在这样的世界中,身体与意识,逻辑与想像相互对立 。小说的独特结构允许我们无所顾虑地将相互矛盾的 思想并置于我们的意识之中,并同时理解那些相互抵 牾的观点。我在上一讲提到了这一点。 现在,我打算向你们展现我的两个坚定而又强烈 ,同时也相互矛盾的信条。不过,首先允许我说明一 下背景。2008年,我在土耳其出版了一本名为《纯真 博物馆》的小说。该小说讲述的是(在许多别的事情 之中)一个名叫凯末尔的男子的行事与情感。他深陷 爱网,非常痴迷。小说出版不久,我开始收到来自许 多读者提出的如下问题:“帕慕克先生,这一切真的 都在你身上发生过吗?帕慕克先生,凯末尔就是你吗 ?”他们明显认为凯末尔的爱情故事是以一种极为现 实主义的方式描述的。 因此,现在让我给出两个相互矛盾,但我都信以 为真的答案: 1.“不,我不是小说主人公凯末尔。” 2.“但是,对我来说要让小说读者相信我不是 凯末尔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答案说明,对我来说——对许多小说家来 说也是如此——要让读者相信他们不应该把我与我小 说的主人公等同起来是很难的;同时,这个答案也在 暗示,我不会花精力去证明我并不是凯末尔。实际上 ,我在写小说的时候心里清楚知道我的读者——我们 可以把他们归为天真的、不事声张的读者——会认为 凯末尔就是我。再者,在我意识深处的某个角落,我 多少还是愿意我的读者认为我就是凯末尔。换言之, 我期望我的小说被看作一部虚构作品、一件出自想像 的产品——然而我也愿意读者相信故事及主要人物都 是真实的。对持有这种自相矛盾的愿望,我一点也不 觉得自己口是心非或在招摇撞骗。我以经验得知,小 说写作的艺术就是要深刻地感受到这种相互矛盾的愿 望,但也要心平气和地继续写下去。 丹尼尔·笛福出版《鲁滨孙漂流记》的时候,掩 盖了其故事是一个想像出来的虚构这一事实。他声称 该小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后来,当他的小说被发现 是一个“谎言”时,他陷入难堪的境地,不得不承认 ——虽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其故事的虚构性。数 百年来——从《堂吉诃德》,甚或从《源氏物语》, 到《鲁滨孙漂流记》、《白鲸》,直到今天的文学— —作家和读者一直试图在小说的虚构属性上达成协议 ,但都没有获得成功。 我说这些话并不是要暗示我希望达成这样的协议 。相反地,作家和读者关于小说的理解缺乏绝对的一 致性,小说艺术正是从这一点汲取力量。读者和作者 认同并赞成小说既非完全的虚构,也非完全的事实。 但是,当我们逐词逐句阅读小说的时候,这个观念会 转变为疑问,转变为强烈而又集中的兴趣。读者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