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6.10
折扣购买: 我与译林--半生书缘一世情
ISBN: 9787214210852
李景端,编审,享****专家津贴。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贸系。1979年创办《译林》外国文学杂志,任主编;1988年出任译林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现为中国翻译协会理事,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曾策划出版《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等西方名著,着力打造译林版翻译书品牌。退休后替名家打维权官司,揭露翻译造假,谴责文坛歪风,呼唤恪守译德。多次出任***出版奖项评委。发表各类文章二百余篇,出版有《波涛上的足迹》《心曲浪花》《如沐春风》《翻译编辑谈翻译》等。
闯三关才入编辑门 1975年1月,时任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的高斯同 志,把我从下放的泗阳县调回出版社当编辑,这是我 人生的转折点。从此,我结束了前半生当“万金油” 干部的历史,幸运地走进了崇高的编辑队伍。 起初分配我到科技组,参与由全国多家出版社合 作翻译出版《外国历史》及《外国地理》丛书的工作 。我接手的任务,是介绍索马里等6个东非**的地 理。面对翻译图书,又是很专业的外国地理.我真是 一无所知,只好边学边干。头一件事就是寻找外文翻 译版本。上北京跑了好几家有关的图书馆,经过馆际 互借渠道,好不容易借到两本。那时许多外语人员没 事干,译者不难找。难的是,交稿后我怎么编?不仅 地理专业不懂,连出版基本知识也外行。后来知道, 书稿内容可以请外审,我主要处理版面、体例、装帧 、文字等编辑事宜。说实话,当时就连这些我也陌生 。连忙找了几本编辑出版书籍,匆匆补课充电。如今 回想起那种临时抱佛脚的窘态,至今还觉可笑。 编书时,我想,既然专业内容外审过了,我起码 要认真把好文字关,别让它出错字才行。于是看稿特 别认真,那时都是纸样校对,连校对符号也得先学。 尤其地理书,涉及天文、地质方面的冷僻字又多,凡 遇没把握的字,必查词典。好在我常年在机关当秘书 ,写惯了总结报告之类公文,对使用文字多少有点基 础,这对做书稿校对工作,还是有一定帮助的。编辑 两本地理书,严格地讲,只是做了两本书的文字校对 工作,但却是我编辑生涯难忘的入门**关。 才干一年,遇上唐山大地震。针对社会上人心惶 惶,我想到,有必要宣传普及有关地震的常识。经过 半年多紧张努力,策划出版了《地震及其预测预防》 一书。接着我又以这本书为蓝本,写出连环画的文字 脚本,请画家配画。不到半年,一本通俗解说地震的 连环画《地震预防》问世了。当时书店里有关地震的 书几乎是空白,这两本江苏人民版地震科普书,一下 子行销省内外,多次重印,累计发行了几十万册,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相当好。通过这件事,使我初步 懂得,当编辑如何抓住时机出畅销书的道理,也算是 我接*编辑启蒙的第二关。 第三关是学习组织作者队伍。根据**“中外语 文词典编写出版规划”,江苏除承担《汉英词典》等 6种外语词典的编写出版任务之外,还参与了由上海 牵头、华东五省一市协作编写《汉语大词典》的工作 。为此,省里成立了“中外语文词典出版领导小组” ,其办事机构就设在江苏人民出版社。这个“词办” 除一位挂帅领导外,做实际工作的就我一个人。《汉 语大词典》是一部超大型工具书,工程浩大。为落实 江苏承担的任务,我主张省内分别组织10个编写组、 每组6至10人,分头编写。那个年代,没有稿费,要 空手组织近百名语文教师,基本上脱产编词典,谈何 容易!好在依靠软劝硬磨的磨劲,终于把编写队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