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5.10
折扣购买: 老店铺传奇/小小说精品系列
ISBN: 9787020138821
民国初年,虽然铅印、石印均已在大城市流行, 但在陈州小城,仍以刻板印刷为主,集文斋就是当时 陈州城内一家极负盛名的刻字局。 集文斋掌柜叫罗云长,陈州城内前尚武街人,生 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四世以刻字为生。其父罗大光, 字志良,于光绪年间在开封北关街开设集文斋刻字局 。罗云长十三四岁时就随父学习刻字手艺。其父去世 后,云长继承了店铺。不想此时铅印、石印开始盛行 ,万般无奈,罗云长只得把罗氏集文斋搬回陈州。 “集文斋”三字为魏碑体招牌,出自省城名家手 笔。横额书写“专刻经文诗集图书碑帖秦汉印章”。 这当然是过去在省城时的经营范围。集文斋曾以精工 细雕、装帧考究获得盛誉。那时候主要是刻字印书籍 ,所用纸张也考究:一为杭连纸,即单宣纸,色白; 一为毛边纸,色稍发黄。书有八开本、十六开本,以 丝线或洋线装辑成书,古朴典雅,极受出书者青睐。 那时候出书先缮写,就是先将书稿以老字体工笔 抄在白纸上,然后校对、改正,再发刻。刻字多以梨 木制成平坦如砥之木板,在板上涂以香油,拿到火上 烘,使油浸入板内,然后移置于地,每日以水温之。 过六七天后再将缮正之书稿刻在板上。梨木质地坚实 且纹理顺,经过上述处理,不变形又易过刀。刻字时 一般由两个工人合作,一人发字,即粗刻;一人挑字 ,即细刻。技术熟练者不经缮写就能下笔雕刻,谓之 “铁笔生花”。 印刷工序也很简单:若印墨字,先将粉烟掺墨, 和以皮胶水刷在刻板之上,铺上白纸,然后以“趟子 ”(棕制)来往趟几遍,字即印刷纸上。若印红字, 则以黄丹和皮胶水为之。印书之板,均系两面刻字, 印刷时先印正面,再印反面。每板正反两面一般为八 百字。在省城时,集文斋雇有工人、学徒几十人,回 到陈州后,印书者极少,集文斋只刻些印章、信笺之 类的零活。当然,偶尔也能接到大活,那就是给县政 府印公文或给法院刻布告,而且多是赶手活,一家老 小都得加班加点。 不想这时候,有一个叫马国松的人偷偷找到罗云 长,说是要与罗云长合作,创办《陈州报》,罗云长 正为生计发愁,现在有人出资办报,自然高兴。于是 二人当下敲定由马国松出资,罗云长出工,创办《陈 州报》。暂定一周二报,日后看情况再改为一周三报 或五报。 这马国松是四川人,生得魁梧潇洒,是重庆以售 戒烟丸为主的天生元药房派驻陈州的推销人员,因为 天生元戒烟丸的主要成分就含有鸦片,吃戒烟丸确能 戒掉鸦片,但要不吃戒烟丸,又非用鸦片来代替不可 。因此戒烟丸在某些市场也是被取缔之物。天生元为 了在周口、陈州开辟市场设立分店,不得不物色一个 能说会道的来陈州搞外交。 马国松来陈后,觉得要打开局面,必须借用一种 能抬高自己身份的东西好出入官府,结交权贵。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