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10
折扣购买: 李鸿章传
ISBN: 9787203104629
布兰德(**and,J.O.P.,1863—1945),英国作家和记者,曾作为《泰晤士报》记者走访中国,并亲自采访李鸿章。合著有畅销书《皇太后治下的中国》《北京宫廷年鉴及回忆录》等。 译者简介: 王纪卿,**文史作家、翻译家。湖南长沙人,1953年生,潜心研究湘*及湖湘文化二十余年,曾在凤凰卫视、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湖南教育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讲述晚清湘*的故事。主要著作有《湘*》《清末有个左宗棠》《帝国余晖》《湘*为什么这么牛》《我是湖南人》等,其中译著有《左宗棠传》《曾国藩传》《李鸿章传》《袁世凯传》等。《中国血:抗战十四年》是作者参阅百余册抗战史料,历时数年著成的心血之作。
李鸿章*谦卑顺从的仆从,兼职官吏盛宣怀, 在李鸿章去世后不久于上海出版了他的一个官札集 。这些文件较之清朝的上谕和官史记载,对于历史 研究而言,并不具有*大的实际作用。总体而言, 它们显著地展现了典型官僚咬文嚼字的才干,以及 作者维护官员体面和挽回面子的突出能力,但无关 于**性,或者说,无关于事情的实际进程。可以 确信,李鸿章的这些文札反映了*近的中国历史, 以及他从太平天国运动直到义和团起义这段时间在 其中担任的角色。从这种观点来看,我们获得了值 得注意的证据,有关中国官吏生存、活动与做人于 其中的无所不在的“虚构”氛围,同时也获得了其 作者对其政治与道德环境的本能的服从。的确,可 以公允地说,它们的首要价值在于不自觉的招供, 指证了这位儒家学者平静地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 指证了他的这种态度主要是因为他至诚地相信中国 治国观念中的**智慧。 因此,我们现在研究李鸿章的生平事迹,必须 *多地依赖于独立而能干的欧洲观察家们见诸记载 的观点,而较少以中国官方记载或李鸿章遗著中的 证据为基础。类似的证据可以用作辅助材料,而不 是用作结论。不过,不论我们的资料来源如何,不 论我们根据这些材料做出怎样的评判,在评估对李 鸿章及其作为19世纪打造者之一的地位做出的*终 历史裁决时,为了对此人及其事业的公正起见,我 们应该记住他出生于其中的社会与政治状况。当我 们公平地权衡其功绩与错误和失败的比例时,让我 们不要忘记他应召去对付的困境是特殊的,他面对 的困难是有增无已的,而他几乎是独自一人,他是 这个中央王国“神圣的遗产”,在**他是大清力 量衰微的结果,就国外而言他是欧洲的报警者与游 历者。 我们在上一章考察过了李鸿章出生于其间的社 会状况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及其主要的和持久性的 根源,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下产生这位东方超人的教 育状况与家庭环境,以及李鸿章早年生活中的故事 与境遇,这有助于揭示其思想行为的特定指向。首 先,毋庸置疑,他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其母非凡的身 心活力,还从母亲那里获得了和蔼的脾气与宽容的 达观,这在其私生活中表现突出,使他交游颇广, 其中一些朋友是在外交与其他事业中接触到的。此 外,可以肯定,他在总督生涯起步时和其后对外政 策的整个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于外国人的睿智的认 知,是因*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他与戈登将*亲 密关系的很大影响所致。这些遗传和影响,无疑是 在*重要的塑造时期决定其性格的因素,两者都对 他进行了改造,但仍然无法消除环境不可避免的影 响,以及老套教育与官僚群体硬性阶级利益的强大 作用。 关于李鸿章的父亲,我们所知甚少,只知道他 李鸿章被誉为晚清**名臣、“东方俾斯麦”,身后被慈禧誉为“再造玄黄”之人,*被作者称为“现代中国伟人**号人物”。 此书被收入了英国“19 世纪打造者丛书”。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鸿章生而伟大,因为在大多数儒家传统的代表者听不见维新人士从远方发出的细微声音时,他的头脑不仅能够把《春秋》经典倒背如流,还认识到学习西方世界机械与*事科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