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正摄政:尊主庇民与治体用刚(中国古代大政治家的治国智慧)

居正摄政:尊主庇民与治体用刚(中国古代大政治家的治国智慧)
作者: 马平安|责编:窦忠如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3.80
折扣购买: 居正摄政:尊主庇民与治体用刚(中国古代大政治家的治国智慧)
ISBN: 978752053157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明王朝国家治理的历 史上,张居正是一个不能忽 视的政治人物。 张居正曾经说过:“夫世 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 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 非常之功。”①这话是张居 正说给别人听的,但从某种 程度而言,亦未尝不可以将 此看作是他对自己的勉励之 语。 诚然,人类社会上的事 情全是由人自己来完成的, 但人又分三六九等,不同能 力、不同愿望的人,做成的 事情自然也就不同。普通人 只能做普通的事情。只有非 常之人,才能完成千载流传 需要历史传承的大事情。 张居正,就是这样一个 把握了历史机遇的“非常之 人”。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 治家,面对明朝中期日益凸 显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危机 ,张居正力图挽狂澜于既倒 。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在改 革中,始终坚持安民固本的 原则。 一般而言,在中国传统 政治时代,“安民固本”不过 是一种政治理想而已,统治 者常常将此挂在嘴边,但真 正能够认真践行的却是寥寥 无几。但张居正居然做到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他是一 个知行合一的人。 张居正认为,民是天下 的根本,国家施政应当着重 维护民众的利益,只有大多 数“民”的生活安定,国家才 能安定。他说:“自古虽极 治之时,不能无夷狄、盗贼 之患,唯百姓安乐,家给人 足,则虽有外患,而邦本深 固,自可无虞。唯是百姓愁 苦思乱,民不聊生,然后夷 狄、盗贼乘之而起。”①可 见在他看来,民生才是治理 的根本,“根本固者,华实 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 ”②。在此思想基础上,张 居正提出了“固邦本”的政治 主张。 张居正确实道出了中国 数千年王朝兴亡的基本规律 :民安则国安,民乱则国乱 ,民反则国亡。民众才是决 定政治兴衰、改朝换代的主 人。所谓“固邦本”,就是要 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张居正说:“致理之要, 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 察其疾苦而已。”①治国理 政的要害,莫过于使民安定 ;使民安定的要处,则在于 体察与解决他们的疾苦。为 此,张居正执政后,先后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运用强大 行政手段改善民众生计问题 ,缓解已处于剑拔弩张的社 会矛盾。 张居正力主实行省征发 、轻关市,以利农商的发展 经济政策。他说:“古之为 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 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 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 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 若权衡。”这里,张居正对 农业与商业之间的互辅互利 、相互依托的关系认识得既 清楚又透彻,眼光之犀利为 管仲以后所仅有。他进一步 指出:“故余以为,欲物力 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 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 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②张居正商农并重的经济思 想,在以重农抑商为传统的 中国农本社会里,不能不说 是一种真知灼见。 在张居正以前,虽然也 有人提出“重商”的理论,但 他们始终没走出商是末富的 理论。只有张居正才真正用 国家政权的力量,恢复了“ 商”本该应有的地位。因为 他的影响力,新兴的工商业 者才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