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葆全集 书信集

陈君葆全集 书信集
作者: 刘秀莲 谢荣滚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230.00
折扣价: 135.70
折扣购买: 陈君葆全集 书信集
ISBN: 9787218132976

作者简介

刘秀莲 谢荣滚 主编 刘秀莲,中山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已出版《风云激荡?传奇人生》《百年香山?城市*记》《百年中山?经济与民生》等专著,主编“中山文史”系列丛书《烽火记忆》《文脉相承》《伟人垂范》《抚今追昔》等文史类著作,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发表经济、金融、人口、法律、文化等学科论文130多篇。; 谢荣滚,1990年起负责主编香港知名人士、教育家、作家、诗人陈君葆先生的遗著,已付梓出版的有《水云楼诗*》《陈君葆书信集》《陈君葆*记全集》《赤子情深?陈君葆传》等。

内容简介

]给妻子郑云卿信 (一九二二年一月四*) 云卿,葆拜手言: 自去年十一月廿四*奉寄一函,久久未达问左右,藉以纸上谈心;间或执笔临书,又苦万语千言,正如一部廿七史,不知从何处说起,故每握管索思,卒亦不能成一字。今譬有人焉,久别重逢,自是胸中无限事,思倾吐于一时,顾握手潸然,则又每觉十年怀思,格格而不能即吐出,情之所充,遂口舌为结,迨何故耶?予有句云,“别时容易见时难,见后相为泪眼酸”,于今谈之,犹有重感也。他时相会,又将何如耶?天涯只影,去国离家,耿耿此心,幸是推诚相示,信不见疑,得行所志;士为知己者重,剖肝析心相见,岂移于浮词哉?葆平生自持行事,别有襟怀;其是其非,是功是罪,天下亦唯有一崧老知之耳!故耶苏节*,致彼书中,并呈寄怀乙首云: 堪笑松山子,居然思*群。此生偏有我,天下*无君。“圆案”何年会? 崧同年有圆案之会,皆一时杰出,今**云散矣。金刚几段文? 崧同年两江两李,称为四大金刚,皆才子也!今则唯崧为皦焉特存,可慨也!空嗟弦外响,秋叶落纷纷! 东坡翁**放诞,出语如江上铜琶,而心怀君国,不减杜少陵之入蜀行吟;千古高人肝胆,流尽好热血,照耀百世,而俗子以箕狂與疯目之,亦足哀矣!葆与崧老,俱有名士**之追仰心,跌荡不羁之无着念,所以无边风月,乘兴只管开怀,四大空相,来去总无牵挂;敢以高人自放?庶几默契古心耳!新历元旦乙首,以遣兴之什云: 海外逢新岁,悠然思几千!身来蛮貊地,心向帝城边。*远春仍夏,河清月待年。何时烟雨笠,归钓五湖天? 人生数十寒暑年,恣耳目口鼻之所欲,究之为欢几何?且乐之为乐,夫又安知其非苦之他相?欢之为欢,夫又安出其非悲之因缘?放眼达观,亦各适其自然,达于其所安而已!顾此非必消极派、出世派的论调,择其切于一己比而遵之,则有终身不能尽其妙者矣。至于怡养性情,光明心地,陶冶浮薄不纯之质,以致温文尔雅之态,殊风薄俗,不可以向迩,要不能不于研究文学,揣摩诗书上,以积时累*图收功耳。卿未成学而归于予,已每为致惜;然当时权在他人,何得“越俎代庖”,干豫人家事,但**知往者不可谏,犹来者之可追,其岂可抛弃可宝的光阴,而不使有所造就耶?尽人可以为师,只“不耻下问”,便多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求学之道,百说不如一思;唯博学,审问,而须有慎思之也。但能潜心默想,脱出尘思俗虑,黜去轻浮不定的性情,则便似一片饶美的心田,种秧得谷也似的,得文学上的造诣矣。大凡人有一点聪明,则当想到此一点聪明的用处,弃聪明智慧于无用之地,能不辜负天地生我之深心?夫学文之道无他——多读,多想,多作而已!卿于此,幸再四留意焉。 近世倡男女平等,女子解放,自是从前家庭专制,民智蔽塞,玩视女子的等等弊风陋俗之反动。然亦有持之大**者,因生出种种放荡的自由,以为世诟病。在我观之,则求其折衷之论,当反诸“男主外,女主内”之遗风,夫然后可以得良美快乐的家庭也。惟女子于家中细务之外,犹应具一种文学艺术上的智识,以为之章,以表示一种美观,以发达一种美感,夫然于理想的快乐家庭,庶几为近。云以为然乎? 闲偶念及平生所见的女子,一个个都极聪明伶俐,只如今客身万里,顾影飘然,曾无一个可以见面谈心,何限今昔之感呢!赋《玫瑰》诗(玫瑰,婉如小名),盖怀旧也。 昨寄玫瑰诗,今折玫瑰枝。宁识玫瑰意?聊以慰所思。所思隔千里,玫瑰空自美。折之供清盂,吐艳笑欲语。岂殊妃子姿?**异兰芷。夜来生幽香,华灯耀罗绮。余芬绕宝中,神思凝秋水。我怀心中人,梦寐平生亲。拈花不忍吻,潸然泪酸辛! 葆手书,并候近好。 十一年元月四* (]给妻子郑云卿信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十九*) 十二月十八*,在金宝 云卿: 十弍*从巴双考试回来寄给你那封信,想依期收到了。十五*师范考完了试,我和启华到金宝来,现在住在他的叔叔的花园里,打算视学略结束了,便回到吉隆坡去度即苏节。那是仙兰的结婚对周纪念了;我没有忘记呢!十六*我从怡保将在吉隆坡买的港洋三百六拾元的汇票付邮寄与李崧,预备给你作船费的,你要的时候,到他那里去拿取便是。这笔款子,用作川资大概勉强也够了,若果你计算以为还不大敷用,那末,可从李崧处多支几拾块钱,等你们到来之后,寄回还他,就是。 这礼拜我写信到*本邮船会社去讨了一张香取丸的船舱图来,指示各房舱的位置十分详细,兹由信内付上,并加以说明,你到买船票的时候,一为参考,便知其大概了。 船上的房舱,头等分三层,统在船的中部,贰等的在船尾分两层,如下列式: 甲板层的中部,只前半为头等房舱,其后半大概为船上水手侍役等人的卧室,这想是因为在烟通之后逼近火炉的缘故。这甲板层的房舱两边都无骑楼;房的形式至不一,但多半是长而稍窄,住四个船客的。没有同房的便不大要紧,若有一个同房的便不大便当了。但是这一层的房位,有一样好处,就是儿童的游戏室即在这里,没有跑上跑落的费工夫。然而没有骑楼眺望,于我总觉有些不如意了。而桥层房舱,各个房都四平八正一样的大;每个房住三个船客,因为只有上下两*和一张梳化,所以你们母子三人订一个房,船公司便**无加入第四个船客的可能了,而且即叫阿逸睡在房里也便当些呢。这等房好像我们前回乘的大马鸭家的一样广大,所以很好;而且无夹在船中心的房,餐室又在这一层,所以比甲板层无骑楼的房要好得多了。至于眺望层的房位,是每房只住一个客的,并**,而船票的价大约多贰拾块钱,那不合你们的用了。但是社交室,吸烟室都在这一层,所以船上大半的时光都是在这里来取娱乐,眺望读书或饮汤喝水了。 照上看来,我主张你订船位的时候,*好早些去简择一个在吊桥层的房,离烟通稍远些的,如第廿八、廿九、三十号或十九、二十、廿二号几个都很好,即使船费稍贵些,也不要紧。这吊桥层的房舱是否价钱和眺望层一样为每个人一百四拾元,我不大清楚,但是即使为一百四拾元,如果文慧可以免费,则所差无几,他*由**发回连文慧的半费,便可以够来弥补而且有余了。这事如何固然应由你买船票的时候,问明情形如何,然后决定,我这里不过讲个大概给你听罢了。至若甲板层的房舱,须要看个仔细,因为有三四间房,只得一张或两张*,如卅二、卅九、四拾、四一号几个便是,那就**的上当了。若得其余近儿童游戏室的几个较大的房,而同时没有别个女客同房,那还不大要紧。所以你订船位时,须要看附上的船舱图,看个清楚要紧。 稍为细心一点看看船舱图,当然不难明白船的大概。有好些符号是一望而知的,例如:自然是楼梯;是窗户;是台桌;是椅或梳化*;是门;是上下*;是浴身磁盘之类,都是一望而可以晓的。此各房的号数都写在图上,一查便明白了。这些虽是小事,然而究竟是一种学问,普通人所应该具的知识;古人所谓左图右史,可知看图的重要,在古之人已经晓得了,何况现世生活如此紧,此种智识若都没有,那就出入不方便了。小孩子能领*智识的时候亦应该教他们看图,希望你也一同注意这事。 三等舱位是在船尾二等房的下一层;那里离机器房很远,当然很凉快。至于船面大舱客位,这种邮船恐怕没有。 还有壹层,女客乘船,倒得不与别船客同房,此层于买船票时向通济隆或船公司声明,以免客多时他们有所借口,说你早不出声等麻烦。即女船客大家也多不喜欢同房的,比不得男子随便些。而且有小孩子的,大家都不便当,即使同为中国妇女,亦不过如是。希望你一定注意此层。 照我忖恻,你虽自己乘船,想也没甚困难之处。但于各种规矩能略知多少,遇事能敏捷地想一想,随机应变,再时常留心别人的举动,虽不中亦不远矣。*多你不过觉得不懂英语,说话吩咐侍役时有些不便;但是这不大要紧的,船上这么多搭客,难道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管是男是女,略为通商,托彼代为翻译传达,或是食餐时同在一桌用饭,托他或她代为招呼指点,总可以办得到的,并且这也是船上惯有的事,你又不是闭塞不开通的人,不讲交际的女子,那么,这层倒也容易。至于吩咐侍役,他们是*本人,大都懂得汉文的,若是一两句英话讲不通,还可以用笔写字代话呢。但是无论如何,略为学识几句英语,几个英字,如洗澡,饮茶,喝水之类,总是便宜些;而且此等普通的字句,正不难学,一参考从前我存在香港的《英话指南》等书,连字音都译了出来,虽不能十分正确,但是父亲一辈的人,便是如此学得英国话了,你们若是也肯如此略为用功去学,也于搭船出外未尝无多少裨益呢。 香取丸的船样外观和白山丸差不多,看邮片也可以略得梗概了。但船图不要失掉,来时*好夹在书内一齐带来。 仙妍我已有信给她,顷已付邮。惠伯的事,宝清催的颇急,因为他股份失败甚多,年关过的不容易,请你对少芝说说看有办法否? 君葆书 十九*自怡保寄 给妻子郑云卿明信片 (一九二三年三月二*) 西江月 曲水暗香浮动,断桥疎影云翘;望湖楼上木兰桡,**落尽啼鸟。自在一身明月,飘然四大逍遥;莫教空度可怜宵,人住广寒缥缈! 近来颇少做文,曾涉于诗,*旁及于填词,右《西江月》一阕,似不及《鹧鸪天》之调矣。然只管拾录于此。 浣溪纱 香隔水飞,玉楼丝管闹芳菲,板桥明月醉春归。酒醒梦回歌舞断,麝芬烟袅落河低,月移花影压帘垂。 寄全弟青览并示云卿。 葆 元宵节 本书收录了陈君葆先生在20世纪20至80年代往来的书信,多为家书以及与学界往复书信,也收录了陈君葆担任图书馆馆长时保存图书的有关事宜以及诗文唱和的书札。这批书札较好地呈现了陈君葆先生的为人修养、较高的学养和对**大事的关注,为了解那段时期历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