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面对(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作者: 贤宗法师
出版社: 金城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面对(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ISBN: 9787515509297

作者简介

贤宗,号宗雄,福建人。四岁人道,冠岁披缁。

内容简介

面对真实的自己 我经常用“静照忘求”的思想来修证自己,不管 在什么样的场合,有多少人来奉承我,我都会时时提 醒自己的心要平和。同样,不管有多少人在打击我, 我的心也不会被外在的言论所左右。 先哲早说过,要“认识你自己”。这个能够被自 己的心所认识的本性,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不会因为他人的赞美或者毁谤而动摇,这门学问就 是“反求诸己”。 这个“自己”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它高高地隐 藏在某处,等待你去观想,从而显示出澄明。但是它 自身却具有某种不变的位格,是稳恒的。 我们建造香海禅寺,不是为了让别人来烧香磕头 。寺院最大的坚持是教育,教育产生理念,这些理念 经由不断的培养、改变、提升、进化,可以最终完成 对四众的教化。 鸟窠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这体现了一种化育万有的教育理念。 如果我们要带领大家共同完成这种提升和教育,我们 自己首先要有走在他人之先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 如果教育者本身是混沌不清的,我们就不能带领别人 去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超越。 过去禅师参禅,最常问自己的问题就是“我是谁 ”,这个问题看上去是非常荒诞的。但实际上,绝大 部分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不要认为这个名字就是 你自己,否则你就会像《西游记》里的金角大王一样 ,被孙悟空收伏到宝瓶中,化为一摊水。这个情节是 有象征意义的,它告诉人们,执着于自己的名号之人 ,最终必连色身也失去。名字只是代号,用于指称, 真正的你,其实是不可名的。 有一个小和尚问自己的师父:“当您圆寂以后是 否接受祭祀呢?”师父说:“祭祀也是可以的。”小 和尚问:“那么我去哪里祭拜您呢?”禅师说:“长 江无断处,聚沫任风飘。”小和尚又问:“如何祭拜 您呢?”老禅师说:“渔歌举棹,谷里传声。” 这里就体现了老禅师对于生命归属的究竟认识: 人化育于自然,而最终归于自然。如果想要纪念逝者 的话,那还不如去祭拜衽席群生的自然呢! 很多讲师习惯在讲台上接受掌声和鲜花,却很难 在日常生活当中面对真实的自己。生活中别人稍有不 敬,就会有受挫感。人需要一份清醒的自我认识,内 心当中才会有一份自足和丰满,才会有一份自在和超 脱。别人所有的赞美、所有的诋毁,对你来说都是不 起作用的。 当别人赞美你还这么年轻,正说明你已经老得不 行了;当别人说你现在还这么漂亮,说明你已经丑得 不可想象了。因为别人赞美你,是因为你有这方面的 需要,而需要恰恰证明了你缺乏的东西。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这正说明了哲学家意 识到了自己在智慧上的缺憾。苏格拉底的名言是:“ 我自知我一无所知。”这就是大智者的态度。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