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教育
原售价: 89.90
折扣价: 55.80
折扣购买: 写作好故事的科学原理
ISBN: 9787572265099
威尔·斯托尔 英国作家、特稿记者。新闻作品常见于《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纽约客》《纽约时报》等重要报刊,曾获世界新闻奖、AIB 蕞佳调查纪录片奖。斯托尔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思想家中的思想家”,英国艺术家、自然学家、作家詹姆斯 · 马里奥特曾盛赞他是“观念和创意领域蕞好的记者之一”。 斯托尔创作的包括《写作好故事的科学原理》在内的 6 部作品,长期占据《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排行榜,总销量超过 200 万册。 斯托尔还根据《写作好故事的科学原理》在伦敦开设了同名线下课程,并受邀在世界各地演讲。
关于 B 先生,有件事你应该知道:他正在被联邦调查局监视。他们总在暗中拍摄他,然后将片段剪辑在一起,在一档名叫《B 先生秀》的节目中向数百万人播放。这给 B 先生的生活造成了很多麻烦。他穿着泳裤洗澡,在被单底下穿衣服。他不喜欢跟别人说话,因为他认为这些人都是联邦调查局雇来制造戏剧冲突的演员。他怎么能相信他们呢?他谁也不能相信。不管多少人用尽多少办法跟他解释他想多了,他就是不这么认为。针对别人提出的每条理由,他都能找出反驳的方法。他认为这是真的。他感觉这是真的。在他的眼里,证据比比皆是。 关于 B 先生,还有一件你应该知道的事。他其实是一位精神病患者。神经学家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Gazzaniga)教授写道,他大脑中的健康部分“正在试图理解大脑不正常部分产生的异常反应”。大脑失常的部分产生了“一种与现实情况截然不同的意识体验,但是这些内容却构成了B 先生看到的现实,从而提供了他必须调动认知能力加以理解的经历”。 大脑某一部分生病了,发出了错误信号,使得 B 先生讲述的关于这个世界以及自己在其中位置的故事被扭曲,与现实严重不符。这故事错误百出,让他无法恰当把控自己的周边环境,所以精神病院的医生和护理人员不得不帮他认清环境。 虽然 B 先生的精神有问题,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跟他有共通之处。头骨中那阒寂的穹窿体验到的所谓现实,其实是被错误信息所扭曲的可控幻觉(controlled hallucination)。但由于这个扭曲的现实是我们唯一感知到的现实,因此我们会不明白是哪里出了错。当人们苦口婆心地指出我们的错误、无情,或是感情用事,我们就非要驳斥对方提出的每一个论点。我们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觉得自己是对的。在我们的眼里,证据比比皆是。 这些认知上的扭曲让我们成了一种有缺点的生物。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有趣而独特的缺陷。一方面,我们的缺陷造就了我们,帮助我们塑造了自己的性格。但是另一方面,这些缺陷也削弱了我们把控世界的能力,对我们造成了伤害。 在故事的开头,我们通常会遇到一个拥有某种非常具体缺陷的主人公。他们对世界的错误认知,使得我们与之产生共鸣。我们会渐渐喜欢上他们的弱点,对他们所做出的挣扎感同身受。在故事的戏剧性事件诱使他们做出改变时,我们给他们加油鼓劲。 问题在于,无论是在小说还是在现实中,改变自己都是非常困难的事。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已经开始向我们揭示为什么这件事如此困难。我们犯下的错误,特别是我们对人类世界以及过上成功人生的方法的错误认知,并不只牵扯到我们对形形色色事物的看法,这些浅显的看法真伪易辨,也可以轻松抛开。我所说的这些缺点根植在我们的幻觉模型之中,构成了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和体验的一部分,使得我们几乎感受不到其存在。 要想弥补我们的缺点,首先要做的是看到它们的存在。在受到质疑时,我们通常会断然否认缺点的存在。人们会指责我们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当然是这样,因为我们压根看不到错误。当我们看到自己的缺点时,会因为它们实在太常出现以至于我们压根不觉得这是缺点,反而将其看作美德。神话作家约瑟夫·坎贝尔就发现了故事情节中一个常见桥段,那就是主人公“拒绝接受召唤”的时刻。背后的原因,往往就在于此。 要想认识并承认自身的缺点,然后改变自己,我们就要先将构成我们现实的体系打破,然后将其重建成一种全新且更好的形式。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痛苦,还会造成巨大的压力。对于这种深层次的剧变,我们常会竭尽所能地加以抗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那些成功做到的人称为“英雄”。 通过剖析50部文学影视经典,揭示写故事的窍门 作者依靠脑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分析了大量经典的文学或电影作品,打造了十分实用“错觉切入创作法”。对于编剧、作家(尤其是小说家)、记者,及其他内容从业者而言,这是一本实用的写作指南。 对于非专业读者,这是一本更加了解自己的“人生之书” 对于更大范围的普通读者而言,不仅可以一窥伟大作品的创作路径,让所有精彩的故事都变得有迹可循,更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自身及“人类的境况”:大脑如何塑造我们的个性及我们所处的世界,大脑又如何愚弄我们的认知和情感。 我们都是自己这一生故事的讲述者,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中,讲述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我们一生的故事。 电影《驴得水》制片人黄天怡,作序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