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场情绪说yes

对职场情绪说yes
作者: ( 英 ) 娜塔莉·布杜
出版社: 华龄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对职场情绪说yes
ISBN: 9787516927663

作者简介

娜塔莉?布杜(Natalie Boudou) 经验丰富的职场教练,与世界知名企业及国际组织的行政、高管和领导团队紧密合作。作为工作复原力领域的领军人物,她精通敏捷性、积极性、情绪智慧以及沟通技能等要领,致力于通过帮助客户明确目标与需求来提升职场表现。 娜塔莉擅长发掘并整合团队成员的潜能,这一优势充分体现在她的教练实践中。她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担任管理要职,致力于培养具备强大复原力的领导者,打造充满高度参与和协作精神的卓越团队。她凭借丰富的商业背景和敏锐的洞察力,总能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并轻松建立深度联系,打造与众不同的客户体验。客户对娜塔莉的评价极高:热情大方、精力充沛,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高度专注与投入。 译者简介 罗旭,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英语专业八级优秀,托福112分。热爱文字和翻译工作。中国民航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和翻译,2015年赴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访学。

内容简介

几个世纪以来,普遍观点认为情绪是不合逻辑的,甚至可能有点疯狂,因此最好被忽略。毫无疑问,现在我们的语言中依然存在着各种贬低性的词语,对情绪不屑一顾。 古希腊人称情绪为“激情 / 血气”(pathē),意为感受或痛苦,这明确地暗示了理性和逻辑思维具有更高的价值。柏拉图说激情是我们灵魂中的干扰,使我们失去平衡,扰乱我们的平静。另外,亚里士多德认为情绪主要呈现的是一种被动状态。然而,他确实相信,情绪可以被娴熟地运用于赢得说服性辩论。 快进到19世纪,查尔斯 ? 达尔文建立了所谓的情绪功能观。这位英国博物学家、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开创性地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情绪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并激发适应性行为,这对生存至关重要。爱和依恋的感受能够引导人们寻找伴侣并繁衍后代。恐惧促发我们在面对危险源时的战斗或逃跑反应。情绪促使我们迅速做出反应,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是我们成功和生存的关键。 达尔文的理论鼓励人们思考情绪和心情如何在思维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行为。当科学家开始研究大脑的不同区域时,他们就情绪如何与我们的思维和后续行动相互作用提出许多疑问。许多人得出结论,情绪基本上是流经我们身体的电化学信号。它们在我们的大脑中释放,以回应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我们会不断地体验到数百种情绪,尽管我们并不总是意识到这一点。 这一思路引导研究人员探索情绪与感觉、情绪与行为之间的区别。哪个先出现?是情绪先出现,然后与情绪相关的化学物质在我们体内发挥作用后随之产生感觉吗?这是否会引发后续的情绪或行为? 关于情绪的理论 20 世纪快速出现了几种情绪理论。虽然它们并不完全同意彼此的观点,但达成了共识:情绪、感觉、思维和行为密切相关。如今,研究人员经常将情绪定义为对我们认为与自身目标相关的重要情况的多方面反应。 沃尔特 ? 坎农(Walter Cannon)和菲利普 ? 巴德(Philip Bard)提出坎农-巴德理论,引发了相关研究,该理论认为我们会经历与情绪相关的生理反应,而不会感受到它们。更具体地说,当我们的大脑接收到外界刺激的信号时,就会产生情绪,从而带来身体反应。 比如:我看到一头狮子 → 我感到害怕 → 我的心跳开始加快 → 我逃跑。 根据坎农-巴德理论,我们对刺激做出反应和体验到相应的情绪,两者同时发生。因此,当我们开始一份新工作时,第一天会感到压力。要认识新同事,要给资深员工留下好印象,要参加会议,还要熟悉工作场所。我们会同时感受到情绪和生理上的压力,比如紧张和心里七上八下的感觉。 继坎农-巴德理论之后的沙赫特-辛格(Schachter-Singer)理论采取了类似但有微妙区别的解释方式。这一认知评价理论认为,生理唤起先出现,然后我们识别唤起的原因,再将其标记为某种情绪。换句话说,首先是情绪的体验,然后我们才有情绪反应。 比如:我看到一头狮子→ 我的心跳加速,全身颤抖→ 我的心跳加速和全身颤抖是由于恐惧→ 我感到害怕。 认知评价理论,也被称为拉扎勒斯情绪理论,因为提出该理论的理查德 ? 拉扎勒(Richard Lazarus)得名。与沙赫特-辛格理论颇为相似,该理论认为,首先要有外界刺激,随之产生想法,再引起生理反应和情绪。如果你遇到那头狮子,事件的顺序将是: 我看到一头狮子→ 哦不,我处于危险中→ 我感到害怕→ 我的心跳加速。 学者们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情绪能在受到刺激的一瞬间释放出来。比如,如果一只狗对你咆哮,或者朋友给你讲一个悲伤的故事,就会触发你的恐惧或悲伤等情绪。 我们的大脑只需要 1/4 秒来识别外界刺激,再用 1/4 秒分泌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在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之间形成一种反馈循环。有趣的是,我们的情绪在得到处理后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根据哈佛大学脑科学专家吉尔 ? 波特 ? 泰勒(Jill Bolte Taylor)博士的说法,90 秒就足以识别一种情绪并让它消散。 当我们消化和整合情绪时,就会产生感受。这是身体的生理感觉,比如胃部不适、如鲠在喉或感到寒冷。这些生理感觉会非常迅速地出现,几乎与情绪同时被触发。实际上,是身体在提示我们正在经历某种情绪。 最后,我们会体验到心情。心情是感觉和情绪混合的结果,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甚至一整天。我们的行为是否会受到影响,取决于我们如何处理情绪。当然,如果我们不处理情绪、不承认或拒绝正在发生的情绪,那么我们的心情和行为受到影响的时间可能要长得多。值得注意的是,心情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或我们所吃的食物。 因此,再回到狮子的例子: 我看到一头狮子 → 我感到恐惧 → 我得跑开,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可能会被吃掉。 这里有一种情绪、一个想法、一种身体的感觉,比如恐慌或呼吸困难,然后我们会做出某种行为。 在这一时期,另一个促进我们对情绪理解的重要事件发生在20世纪 70 年代,心理学家保罗 ? 埃克曼(Paul Ekman)阐释了六种基本情绪。到这一阶段,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与他人的互动,决定我们的选择和行为。埃克曼确定了所有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六种情绪:快乐、悲伤、厌恶、恐惧、惊讶和愤怒。后来,他又将自豪、羞耻、尴尬和兴奋加入这一情绪列表。 情绪是人类无法回避的一部分,尽管情绪并非总是消极的,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它往往带有更多的负面意味,特别是在职场环境中,如果管理不当,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可能对个人及家庭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对职场情绪说yes》这本书将教会我们,如何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表达情绪,看见并正视自己的情绪,让情绪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动力源泉,而非阻碍。 ——畅销书《共情沟通》作者 南勇 我们时常回避谈论情绪,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情绪”和“情绪化”几乎划着等号。尤其在职场环境中,作为领导者,害怕直接表达情绪,担心坏情绪会传递给下属,破坏团队的凝聚力,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我们在团队中的形象。但事实上,情绪并非我们的敌人。作为资深作家和知名企业家,本书作者娜塔莉·布杜不仅为我们带来深刻的情绪管理理论,更提供了诸多实用的操作指南和真实的职场案例,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职场情绪处理新视角。 ——知乎职场大V、东智咨询CEO 贾超 在中国,很多外企为员工提供了“员工帮助计划”(EAP)服务,然而,这一服务在中国员工中的利用率却并不高,而在另一方面,大量员工在网络上发泄着对企业和领导的不满。这并不是好的情绪处理方式。在经济增长逐渐放缓的当下,一线员工、中层管理者和职场高管都可能面临焦虑情绪,甚至遭受抑郁症和躁郁症的困扰。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并找到合适的方法来释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本书作者是一位资深的职场成长教练,她以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引导我们学会更理性地管理情绪,提升工作效率并增强领导力。这是一本值得大家关注的好书。 ——职场专栏作家、知乎职场优秀答主 叶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