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工作/周作人自编文集

过去的工作/周作人自编文集
作者: 周作人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过去的工作/周作人自编文集
ISBN: 9787542665867

作者简介

周作人(1885-1967),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著有自编集《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等三十多种,译有《*本狂言选》《伊索寓言》等。

内容简介

关于竹枝词 七八年前曾经为友人题所编《燕都风土丛书》,写过 一篇小文,上半云: 不佞从小喜杂览,所喜读的品类本杂,而地志小书为 其重要的一类,古迹名胜固复不恶,若所*爱者乃是风俗 物产这一方面也。中国地大物博,书籍浩如烟海,如欲贪 多实实力有不及,故其间亦只能以曾游或所知者为限,其 他则偶尔涉及而已。不佞生于会稽,曾寓居杭州南京,今 住北平,已有二十馀年,则*久矣。在杭州时才十三四岁 ,得读《砚云甲编》中之《陶庵梦忆》,心甚喜之,为后 来搜集乡人著作之始基,惜以乏力至今所收不能多耳。尔 后见啸园刊本《清嘉录》,记吴事而可通于两浙,先后搜 得其异本四种,《藤阴杂记》《天咫偶闻》及《燕京岁时 记》,皆言北京事者,常在案头,若《帝京景物略》则文 章尤佳妙,惟恨南京一略终不可得见,辜负余六年浪迹白 门,无物作纪念也。 去年冬天写《十堂笔谈》,其九是谈风土志的,其中 有云: 中国旧书史部地理类中有杂记一门,性质很是特别, 本是史的资料,却很多文艺的兴味,虽是小品居多,一直 为文人所爱读,流传比较的广。这一类书里所记的大都是 一地方的古迹传说,物产风俗,其事既多新奇可喜,假如 文章写得好一点,自然*引人入胜,而且因为说的是一地 方的事,内容固易于有统一,*令读者感觉对于乡土之爱 ,这是读大部分的地理书时所没有的。这些地理杂记,我 觉得他好,就是材料好,意思好,或是文章好的,大约有 这几类。其一是记一地方的风物的,单就古代来说,晋之 《南方*木状》,唐之《北户录》与《岭表录异》,向来 为艺林所珍重。中国博物之学不发达,农医二家门户各别 ,士人知道一点自然物差不多只靠这些,此外还有《诗经 》《楚辞》的名物笺注而已。其二是关于前代的,因为在 变乱之后,举目有河山之异,著者大都是选民遗老,追怀 昔年风景,自不禁感慨系之,其文章既含有感情分子,追 逐过去的梦影,鄙事俚语不忍舍弃,其人又率有豪气,大 胆的抒写,所以读者自然为之感动倾倒。宋之《梦华》《 梦粱》二录,明之《如梦录》与《梦忆》,都是此例。其 三是讲本地的,这本来可以同**类并算,不过有这一点 差别,前者所记多系异地,后者则对于故乡或是第二故乡 的留恋,重在怀旧而非知新,我们在北京的人便就北京来 说吧,燕云十六州的往事,若能存有纪录,未始不是有意 思的事,可惜未有什么留遗,所以我们的话只好从明朝说 起。明末的《帝京景物略》是我所喜欢的一部书,即使后 来有《*下旧闻》等,博雅精密可以超过,却总是参考的 类书,没有《景物略》的那种文艺价值。清末的书有《天 咫偶闻》与《燕京岁时记》,也都是好的,民国以后出版 的有枝巢子的《旧京琐记》,我也觉得很好,只可惜写得 太少罢了。 上边两节虽然是偶尔写成,可是把我对于地志杂记或 风土志的爱好之意说得颇为明白,不过以前所说以散文为 文,现在拿来应用于韵文方面,反正道理也是一样。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