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鹭江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8.10
折扣购买: 性格心理学
ISBN: 9787545910056
小时候,父母会教育我们不要说谎话,我们每个 人都知道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可是生活中的我们 ,每个人都有说谎的经历。也许有些谎言是善意的, 也有些是因为迫不得已才说谎,这些都情有可原。可 是有一部分人已经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说谎行为,说 谎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这些人如果不说谎 就会感觉难受。说谎发展到这种程度,已经不仅仅是 一种掩饰或夸张的行为,而成为了一种心理疾病,心 理学上将这种症状称为“谎语癖”。 具有“谎语癖”的人,就算是在不需要说谎的情 况下仍然会习惯性地说话,当他们看到别人相信自己 的谎言时,心里就会沾沾自喜,说谎已经成为他们生 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有一种长期形成的表演 特征,故意捏造事实,编造谎言。他们中有一部分人 撒谎的目的仅仅是想得到变态心理的满足,造成撒谎 骗人的实际后果,虽然他们的谎言经常被揭穿,但依 然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心理学通过研究表明,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并不 能完全掌控自己的行为,其行为总是受到各种意识、 无意识、潜意识等的影响。在受到内心欲望的驱使或 环境的压力时,人的行动经常会失去自我控制,其失 控行为的好坏程度就得视当事者对于事情的看法以及 应变能力,严重的就会出现完全违背自己信仰和认知 的言行,谎言就是这样产生的。 表面上看,说谎的行为似乎很简单,但说谎动机 却十分复杂,具体来说说谎有以下几种动机: 1.戏弄他人。通过说谎,以恶作剧的方式从别人 的反应中获得变态的满足。 2.获取利益。通过说谎行为,得到某种利益而。 利用说谎行为来骗取物质、名誉等,以此来满足自己 的需要。 3.博取他人的羡慕。通过说谎行为引起他人的关 注,在别人面前炫耀、表现自己,从而博取别人的注 意和羡慕。 4.保护自我。通过说谎行为来逃避某种责任,避 免自己受到责罚。 5.避免痛苦的回忆。此类人在与人交往时,态度 冷淡,防卫心强。通过说谎来极力表现一切都好,从 而避免痛苦的回忆。 6.报复。通过说谎来对别人进行报复,从而发泄 自己心中的愤怒等。 7.幻想。通过说谎把自己头脑中幻想的内容表述 出来。这种说谎动机一般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孩子身上 。 谎语癖的特点是持续性地撒谎,遇到什么事都会 习惯性地说谎。他们对说谎有心理依赖,不能控制自 己。谎语癖患者在撒谎时都表现的十分镇定。他们的 谎言听起来毫无破绽,甚至他们自己也信以为真。他 们的谎言里有对话、细节,甚至心理分析和内心独白 。还会故意设计场景,通过看似随意的场景设计来提 高别人的信任度。当别人相信了他们的谎言之后,他 们会产生极其满足的感觉。 说谎是一种十分不好的行为,不仅对自己有害, 对他人和社也会造成很大危害。谎言将真相隐瞒,使 结果偏离正确的方向。如果一个人总是说谎便会失去 诚信,如果这个说谎的人掌握了更大的权力,就可能 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周幽王,将烽 火台点燃,谎报军情,只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开始的 时候,诸侯看到点燃的烽火,便率兵赶来,可是次数 多了,诸侯便不再相信了。结果是,当敌人真的来了 的时候,再没有一个人来救援,西周就这样灭亡了。 P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