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素质版2.0无障碍阅读全译本)/经典名著大家名译

红与黑(素质版2.0无障碍阅读全译本)/经典名著大家名译
作者: (法)司汤达|译者:罗新璋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35.80
折扣价: 17.90
折扣购买: 红与黑(素质版2.0无障碍阅读全译本)/经典名著大家名译
ISBN: 9787100109949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1842),原名马里-亨利贝尔(原名Marie-HenriBeyle),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Stendhal是他的笔名,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被誉为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也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司汤达在文学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小说,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代表著作《阿尔芒斯》《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小城 导读 风景如画的维璃叶小城坐落于弗朗什一孔泰地区,有 着发达的工业和织造业,更有一位傲慢又不失威严的市长 和由一群“言论霸道的聪明人”组成的乡民。 置千百生灵于一处,把坏的剔除,笼子里就不那么扑 腾了。 ——霍布斯 弗朗什-孔泰(法国东部古省)地区,有不少城镇风光 秀丽,维璃叶(作者借用的一个地名)这座小城可算得其 中之一。白色的小楼,耸着尖尖的红瓦屋顶,疏疏密密, 星散在一片坡地上;繁茂粗壮的栗树,恰好具体而微,点 出斜坡的曲折蜿蜒。杜河(法国东部河流,发源于汝拉山 ,流经法国、瑞士,又折回法国境内,最后注入索恩河) 在旧城墙下数百尺(指法国古尺,1法尺约等于0.325米) 外,源源流过。这堵城墙,原先是西班牙人所造,如今只 剩下断壁残垣了。 维璃叶北面,得高山屏障,属于汝拉山区的一条余脉 。每当十月,凌汛初临,维赫山起伏的峰峦,便已盖上皑 皑白雪。山间奔冲而下的急流,流经维璃叶市,最后注入 杜河,为无数锯木厂提供了水力驱动;这是一种简易作坊 ,大多数居民——与其说是市民,还不如说是乡民——倒 借此得到相当的实惠。然而,这座小城的致富之源,却并 非锯木业,而是靠织造一种叫“密露丝”的印花布,使家 家殷实起来:拿破仑倒台以来,城里的房屋差不多已修葺 一新。 一进城,就听到噪声四起,震耳欲聋。那响声是一部 外表粗粝、喧闹不堪的机器发出来的。二十个笨重的铁锤 ,随着急流冲击水轮,忽起忽落,轰隆轰隆,震得路面发 颤。每个铁锤,一天不知能冲出几千只钉子。铁锤起落之 间,自有一些娟秀水灵的小姑娘,把小铁砣送到大铁锤之 下,一转眼就砸成了铁钉。这活儿看起来挺粗笨,初到法 瑞跨界山区来的游人见了,不免少见多怪。别看这钉厂把 大街上的行人震得晕头转向,假如这旅客进入维璃叶地界 ,问起这爿(pan,商店、工厂等一家叫一爿)光鲜的厂家 ,是谁家的产业,别人准会拖腔拉调地回答:“嗬!那是 属于我们堂堂市长大人的。” 维璃叶这条大街,从杜河岸边慢慢上扬,直达山顶。 游客只要在街口稍事停歇,十之八九,准会看到一位身材 高大的男子,行色匆匆,一副要事在身的样子。 一见到他,路人纷纷脱帽致敬。他头发灰白,服装也 一身灰,胸前佩着几枚勋章。广额鹰鼻,总的说来,相貌 不失为端正。第一眼望去,眉宇之间不仅有一市之长的尊 贵,还兼具半老男子的和蔼。 但巴黎客人很快便会对他沾沾自喜的神情看不入眼, 发觉他那自得之态,不无器局褊狭与临事拘执的成分。最 后会感到,此人的才干,只在向人索账时不容少给分文, 而轮到要他来偿债,则能拖就拖。 他就是维璃叶市的市长,特·瑞那先生。市长先生步 履庄重,穿过街道,走进市政厅,便在旅人眼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