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给年轻人的人生忠告

巴菲特给年轻人的人生忠告
作者: 王春燕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巴菲特给年轻人的人生忠告
ISBN: 9787509363805

作者简介

王春燕,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六年互联网相关工作经验,供职于互联网行业领军企业,对网络营销、互联网思维有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对商界人物巴菲特、洛克菲勒等有深入的研究。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巴菲特的心血之作。

内容简介

第一章认清现实,学会自立 父母只是你的引路人,不能保护你一辈子 父母是孩子们的引路人,而不是保姆。 沃伦·巴菲特是“股神”,每个年轻人都想向他 求教投资学。不过,2011年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 特出版了《做你自己:股神巴菲特送给儿子的人生礼 物》后,不少年轻人发现,自己更应该向沃伦·巴菲 特学习如何投资人生。 在巴菲特看来,父母只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 保姆,不能保护你一辈子。年轻人应该尽早认清这个 现实。与其在父母的溺爱下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的生活,不如在父母的引导下去做该做的事情,学 会自立。 事实上,巴菲特进入商业投资领域,也是他父亲 引导、栽培的结果。 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是银行的股票经纪 人。不幸的是,他遭遇了19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 二”的股市暴跌,一下子没有了收入。两年后,走投 无路的霍华德和朋友开了一家股票经纪公司,做熟人 生意,投资安全性高的股票,第一个月赚了400美元 。巴菲特稍大一点时,经常被父亲叫着帮助张贴股市 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对股市交易和行情有了了解。 父亲的引导无形中让巴菲特走上了商业投资的道 路。而且,巴菲特非常自立且有主见,他不希望父亲 为他的将来做更多打算,而是决定自己创造自己的人 生。 1963年,年迈的霍华德·巴菲特立下遗嘱,沃伦 除了从父亲那里得到几件私人财产外,几乎没有得到 任何遗产。对此,霍华德说:“我没有为我的儿子沃 伦做任何更多的准备,不是因为我不爱他,而是因为 凭借他自身的头衔他就有大量的资产。他曾建议我说 ,他不希望和别人得到一样多的财产,并要求我不要 为他的将来做更多的安排和打算。” 正是巴菲特的自立自强意识,使得他具有强烈的 自尊心和自信心,能承受人生的挫折,能在激烈的竞 争中胜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然而,今天我们很多年轻人都生活在父母的溺爱 里,自立能力非常差。别说是独立面对人生,有的年 轻人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他们从小到大没 洗过一次衣服,没做过一点家务,甚至上大学还要父 母陪读。遇到事情,他们没有主见,总想依赖父母, 希望父母去解决。这样的年轻人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 ,经不起一点风雨,只能等着别人来催化,无法真正 地成熟起来。 当前,我们社会里的“啃老族”其实多是这些仍 把父母当保姆、无自立能力的年轻人。他们“一直无 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 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 分无用”,不但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动力,还拖累着年 迈的父母受苦。 27岁的方涛曾经是“啃老族”的一员。 大学时,方涛是学校社团里的风云人物。大三时 ,他决定专心考研,不找工作。但是,大四第一学期 ,他第一次的考研成绩并不理想,英语只有30多分。 这次考研失利并未打消方涛的积极性。在毕业后的近 三年里,方涛准备和参加了多次研究生考试,他每天 晚上11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其他时间要么在看书 ,要么在去看书的路上。但是,这一次次的努力换来 的,却是一次次挥之不去的失败和日渐增多的白发。 方涛的父母几年前就退休了,为了照顾儿子,他 们从外地到上海,租了城郊的小毛坯房,负责儿子的 饮食起居。27岁的方涛很难过,当年的同窗好友,或 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或在事业上小有成就,而自己 却还在向父母要生活费。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