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舜臣随笔集:弥缝录——中国名言集

陈舜臣随笔集:弥缝录——中国名言集
作者: (日)陈舜臣 著 张建伟 译
出版社: 中国画报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8.80
折扣购买: 陈舜臣随笔集:弥缝录——中国名言集
ISBN: 9787514619867

作者简介

陈舜臣(1924—2015),以创作推理小说、中国历史小说叱咤日本文坛五十余载,但是其文化随笔的价值却常常被忽略。他善于挖掘中日文化在琐碎日常中的诸多差异以及背后深刻的渊源,并将其用大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文风儒雅,笔触生动而又富有哲思。其随笔展现了不同视角及不同文化观照下的中国历史,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中日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译者简介: 张建伟,男,汉族,1980年3月生,籍贯辽宁绥中。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日本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研究科访学。参与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1、2册的编写。

内容简介

·书名用心,体现作者对集中国名言之大成的理想。“不放过一丝一毫,每一处都要补牢,就是弥缝。”陈舜臣先生模仿“备忘录”一词,将此书命名为“弥缝录”。 ·用心编排,逻辑清晰。这本书看似章节并列,其实内在逻辑明确。作者将这104个名言尽量用一定的逻辑串联起来,从第一篇的“弥缝”引出本书书名,再到中间的“白发三千丈”“月落乌啼”两者共同的夸张表达方式,以及“左袒”“左迁”的内在联系,等等,最后到“善始善终”对本书“善终”的寓意,体现了作者的“弥缝”和“善终”的用心。 ·贴近生活。所选成语谚语虽年代久远,但作者尽量将其放在当下生活中进行比照。比如说到左思的《三都赋》时,通过当时名人对《三都赋》的吹捧,作者总结说:“当读者对未知的作品表示出迟疑之时,学界名家的序言和推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可以说,《三都赋》是3世纪最成功的文学作品策划推介案例。”当读到此处时,不觉宛然一笑,古今都一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融入思考和人生体验。比如,“世人总是绞尽脑汁,竭尽全力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虽说现在是一个自我展示欲相互碰撞的时代,可是焦躁不安,一味地逞强,会让别人知悉自己的内心”。 ·幽默风趣。比如,“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的谍报员。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献糖果祭灶,目的是塞住灶神的嘴,让他上天时多说些好话”。 ·追根溯源,古今用法对比,揭示一个成语、谚语“适者生存”的大竞争世界。作者说道:“有完全不构成问题而被丢弃的,有稍存活些时日而命不长久的,也有曾经辉煌但未能跟上时代潮流而掉队的。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堆满了谚语、成语的残骸。” ·封面精心设计。这本书是“陈舜臣随笔集”中的一本,因此封面整体设计不能变动。为了突出“中国名言”的智慧,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最终选择了莲花作为书的标志性图案。莲花是道教的象征,也有佛教“步步生莲”的寓意,更有儒家“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集中国文化智慧于一身。用莲花来映衬这本书中名言所含的智慧,相当绝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