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6.09
折扣购买: 鲲鹏处理器架构与编程/华为智能计算技术丛书
ISBN: 9787302562689
戴志涛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北京邮电大学嵌入式系统与智能硬件创新实践基地主任。主讲“计算机组成原理”“嵌入式系统”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2008年和2012年分别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嵌入式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并与多家国内外企单位合作从事通信设备、智能硬件及嵌入式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
第3章 鲲鹏处理器片上系统架构 处理器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基石,系统的 功能和性能乃至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处理器体系 结构的影响。虽然计算机系统的分层架构可以尽量向高 层软件屏蔽底层硬件的细节,令应用程序员在某种程度 上可以忽略处理器组织与体系结构的详情,但是要充分 利用计算机系统硬件提供的功能和性能支持设计和运行 高效、高性能的软件,无论是固件设计者、系统程序员 ,还是应用程序员和服务器管理员,都需要理解处理器 体系结构。本章首先介绍鲲鹏920处理器片上系统的整 体架构与兼容ARMv8A架构的TaiShan V110处理器内 核的组织结构,然后讨论支持鲲鹏处理器的服务器特性 的组织方式与管理架构,以及与鲲鹏920系统的设备与 输入/输出有关的部件结构,最后聚焦鲲鹏处理器的应 用场景——基于鲲鹏920处理器片上系统的TaiShan服务 器的组织与体系结构。 3.1鲲鹏处理器片上系统与TaiShan处理器内核架构 3.1.1鲲鹏处理器片上系统概况 1. 鲲鹏处理器片上系统与鲲鹏芯片家族 华为公司从2004年开始基于ARM技术自研芯片。至 2019年底,华为自主研发的处理器系列产品已经覆盖“ 算、存、传、管、智(计算、存储、传输、管理、人工 智能)”等五个应用领域。 鲲鹏处理器是基于ARM架构的企业级处理器产品。 在通用计算处理器领域,华为公司2014年发布了第一颗 基于ARM的64位CPU 鲲鹏 912处理器; 2016年发布的 鲲鹏916处理器是业界第一颗支持多路互连的ARM处理器 ; 2019年1月发布的第三代鲲鹏 920处理器(器件内部 型号为Hi162x)则是业界第一颗采用7nm工艺的数据中心 级ARM架构处理器。图3.1给出了华为鲲鹏处理器芯片家 族的演化路线图。 在2019年以前,华为海思的通用处理器产品中集成 的是ARM公司设计的CortexA57、CortexA72等处理 器内核。而2019年发布的鲲鹏920处理器片上系统 (Hi1620系列)集成的TaiShan V110处理器内核则是华 为海思自研的高性能、低功耗的ARMv8.2A架构的实现 实例,支持ARMv8.1和ARMv8.2扩展。 图3.1华为鲲鹏处理器芯片家族的演化路线图 广义而言,鲲鹏芯片是华为海思自研的芯片家族的 总称。其中除了鲲鹏系列处理器芯片外,还有昇腾 (Ascend)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芯片、固态硬盘 (Solid State Drive,SSD)控制芯片、智能融合网络 芯片及智能管理芯片等,形成一个强大的支持计算、存 储、传输、管理和人工智能的芯片家族。图3.2显示了 鲲鹏芯片家族“算、存、传、管、智”五个产品系列及 其应用场景的概况。 鲲鹏处理器架构与编程 第3章鲲鹏处理器片上系统架构 \"华为公司官方出品!走进多核架构的世界,迈向多样性计算的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联袂作序!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目前,华为约有19.4万名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30多亿人提供服务。华为在通信网络、IT、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与生态伙伴开放合作,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释放个人潜能,丰富家庭生活,激发组织创新。华为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推动世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