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供给侧改革(精)

金融供给侧改革(精)
作者: 贾康//黄益平|编者:财新传媒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60
折扣购买: 金融供给侧改革(精)
ISBN: 9787308192712

作者简介

财新传媒,提供财经新闻及资讯服务的全媒体集团,依托专业的团队和强大的原创新闻优势,以网站、期刊、视频、图书、会议等多层次的业务平台,为*众群提供准确、全面、深入的财经新闻。

内容简介

现代金融体系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徐忠 ***研究局局长 *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持 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中国经济发展大局, 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 中国特色***经济思想:从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到 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再到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思想,既是几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也是新时代做好中国经济 工作的指导思想。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是连接各经济部门的重要 纽带,是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 特色***金融理论应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经 济思想的整体框架下,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好地发挥 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深化金融体 制改革,为实现“两步走”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做好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金融工作,改革是关键。 既要坚持***制度,又要坚持***市场经济改革 方向;既要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又要尊重金融 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既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金融 运行存在的问题,又要充分认识到经济金融**化环境下 制度竞争的决定性;既要有顶层设计,维护全国统一市场 ,又要鼓励基层试点,使地方制度适度竞争,优化趋同, 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起来;既要立足于我 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又要充分吸取前期改革的教训。 要改变前期改革中存在的系统性改革工程缺乏顶层设计、 过度依赖短期行政手段、对改革“试错”容忍度低等问题 ,重在从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 改革氛围等方面深化改革。 金融应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进入新时 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 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坚 持质量**、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 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金融应以 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体系对新发展 阶段的适应性转变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要关注“ 规模”和“数量”。彼时,金融领域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增 长需求与资本存量有限的矛盾,因此金融工作的重点是动 员储蓄,推动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从学术思想看 ,传统西方经济学指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三大作用机制, 均是以规模为着眼点。一是金融机构利用信息优势,降低 交易成本,避免流动性风险和个体风险,促进社会闲散储 蓄资金向生产性资本的转化,从而扩大资本形成规模的观 点;二是认为金融机构可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和监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