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少儿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我们的各自远去/中国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精品书系
ISBN: 9787534299711
慈琪,1992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金近奖、浙江省**文学作品奖、“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奖等;作品入选《浙江儿童文学60年作品精选》、《百年百篇**儿童诗》、《<少年文艺>60年金品典藏书系》、“Sincel976《少年文艺》典藏精品”丛书、《<儿童文学>50年魅力诗汇》等选本;出版《梦游的孩子》《收割一群狼》等。
印象里,似乎每个小孩都养过蚕。那段经由抽丝 剥茧而渐渐从岁月中展现的童年。始于小小的好奇的 心。 可我无从算起,到底这样的好奇心。以多少细不 可闻的哭泣为终结。 一般来说,我们得到蚕的途径只有一种:校园门 口外面,某个季节,会有人来卖小小的蚕。我忘记这 些小摊的样子了,是放在地上的扁纸盒,还是绑在自 行车后座上的小箱子呢?同样,我也想不起来这些面 目模糊的人是什么装束。什么年龄,以什么样的神情 与腔调叫卖着。 那些在桑叶之间蠕动的茫然雪粒,被抛到一个不 合时宜的季节。除了奋力吃掉这满眼的绿色之外,没 有别的事情好做。 小孩对这些白白软软的小东西总是没什么抵抗力 ,除了实在害怕软体动物的。卖蚕人的生意总是很好 。这利润丰厚的小本生意,一度让我有长大后当小贩 的冲动。 有过养蚕经历的人都知道,养蚕*大的难处不在 于*常照料,而在于寻找食物。我曾看到过一篇科普 文章,说是可以通过切除蚕的小触角,令它们分辨不 出桑叶和其他叶子,这样就不*单一食物来源的限制 了。但我可不敢对那扭来扭去的小触角下手,万一不 慎剪掉了它们的脑袋可怎么办? 还是只能找桑叶。 起初,这事儿是不用*心的。买蚕时就顺便买了 一两块钱的大包桑叶,等到蚕们飞快地将之消耗告罄 。再去买一包,从未想过卖蚕人若是不再出摊怎么办 。 后来卖蚕人果真不来了,我们只好去“黑市”买 桑叶。这种桑叶五块一包,而且还很难买到。到*后 ,被垄断贸易的大人吃得死死的小孩们,开始为*境 中的蚕寻找生路。漫长的等待中,蚕们白胖的身躯逐 渐千瘪,萎缩。我曾看到一些孩子埋葬他们的蚕。 有钱的孩子一次性买了巨量的桑叶囤积。或是央 求父母从别的地方购进桑叶,还能确保长期供应。他 们几乎不愿意拿出来分给别人。除非关系特别好。 至今还记得粮库空了之后的心急如焚。几个孩子 校里校外地跑,寻找救命的桑树。蚕盒里*渐微弱的 窸窣声令人心头紧扯。桃、柏、松、樱花……所有的 树林在我们的眼中都是荒芜的。 像一支陷入*境的远征*,**没有游戏和轻松 的感觉。 有**。我们惊喜地在校园的东南角发现了一小 片树林——远远望去,它们的叶子很像桑叶。问题是 那些树太高,*低的枝条都够不着。我还记得,当时 的我拉着外婆的手,在那片少有人迹而满是秋天气息 的林子里,无助地站了很久。 再后来,也就是我开头提到的小桑树了。我告诉 很多同学和朋友它的存在,后来,我每次去“补粮* ”,都深深为它担心:我们是否*终导致了它生命的 寒秋? 我*不敢想象。它是否遭遇了毁灭性的严冬。这 棵救活了无数生命的桑树,其实一直怀着*望而无力 的心情吧。 蚕儿们像果实一样接踵成熟。 那些由几根丝线结成的小屋,由透明至半透明, 我渐渐看不到那**夜夜晃动的小黑点。它们不知疲 倦地为自己造了一个生命的囚笼,而孩子们对它们的 杰作惊喜不已。 P9-10
《我们的各自远去》为“中国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精品书系”书系中的一册,收录了慈琪的55篇散文。全书分3辑,记录了作者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的求学、生活故事。作品文笔优美,风格多样,既有欢乐有趣的童年故事,又有忧郁伤感的成长故事,还有充满哲思的*常随想。细腻敏感的笔触很好地捕捉到了作者成长、求学生涯的点点滴滴,读来清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