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9.38
折扣购买: 未名之水
ISBN: 9787559834232
路 艳 1986年生,甘肃人。2011年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硕士毕业后,以定向选调生身份来到广西,2015年10月到桂西北小城凌云县挂任泗城镇上蒙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她带领上蒙村顺利脱贫摘帽。 一个平凡的公务员,一个真实的记录者。爱读书,勤实践,偶有得,意长远。
北大毕业生到广西工作,好像与“人往高处走”的社会“定律”背道而驰,常人视为“逆行”。路艳就是带着“亲人和朋友的不解甚至失望”,从北京“逆行”到了广西。 然后,在经过五年机关工作的历练实现了从“菜鸟”到“熟练工”的转变,她又主动报名下村当“第一书记”。从南宁的省级机关到了百色凌云的贫困村,她再次“逆行”。 对于她的两次“逆行”,无需作过多解读,全在国家需要、使命所系、内心召唤。但当我们翻开这本用四十九篇随笔近二十万字写成的扶贫笔记,尤其是随着她的笔触真实地感知到扶贫一线的巨大压力、永无休止的工作节奏和难以意料的重重困难,我们更能体会到这本书的写作,需要的决不仅仅是文学功底,或者毅力,更重要的是用心、用情——用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真心,用对农村、对农民、对扶贫事业的真情。 在书中,我们不仅仅能看到因为路艳的到来,上蒙村有了诸多的“第一次”,且因为她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一点又一点的突破,村民的封闭思想渐渐改变,被动的脱贫局面渐渐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渐渐改变;也看到上蒙村给路艳带来的变化:除了她习于自嘲的越来越“接地气”的肤色和身材,为了争项目变得越来越厚的脸皮,还有与“淑女”越来越绝缘的脾气,我们更看到了她从懵懂惶恐到干练自信的成长,看到了她从一个“完美主义者”幻灭为“悲观主义者”、又再蜕变成一个“理性的理想主义者”的“进化”。 对基层、对农村、对扶贫富有感情的人,很难不被这些文字打动。而用最简明的语言来概括我读完全书的体验,恐怕也没有比作者在首篇中的自白更加恰当的了:“离开北京这个大本营到最艰苦的基层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改变那些我能够改变的东西,做一个有担当的平凡人。”什么叫初心?这就是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