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培根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作者: (英)培根|译者:刘慧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7.40
折扣购买: 培根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ISBN: 978753548758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论宗教一统 作为维系人类社会的纽带,宗教本身也能处于真 正的统一维系之中,自然是一件好事。关于宗教的争 执和分裂是异教徒所没有的。原因是异教徒的宗教并 没有任何坚定不移的信仰,只有繁缛的仪式和典礼。 他们教会中的主要导师和神父乃是诗人,由此你可以 想象,他们的宗教该会是怎样的虔诚。但是,只有真 正的上帝才葆有这种特质,那么他就是个“嫉妒的神 ”;因此,他所崇拜的宗教决不容许有任何混杂,也 不容其他人介入。故而,我们想就教会的统一说几句 话,所说的无非是结果怎样,其间有怎样的界限以及 达成的手段是什么。 统一的结果(仅次于得到上帝的喜悦,这便是至 善至美的)有二:其一是对教会以外的人而言,其二 是对教会内的人而言。对于前者,异端和分裂无疑是 所有丑事中最丢人的:的确,这些甚至比伤风败俗还 糟糕。因为,肉体上的创伤或割裂比堕落的性情更坏 ,精神方面也是如此。所以,再没有比“破坏统一” 更能使教堂之外者无法进入,而教堂之内者却急欲逃 离。因此,每当这种情形发生,有人就会说:“看哪 !他在旷野之中!?也有人会说:“看哪!他在密室 之内!”也就是说,有人在异端的秘密集会里寻找基 督,另外一些人在徒有其表的教堂里寻找基督。这时 ,人们的耳畔就会回响起一句话:“不要出去!”外 邦人的宗师(他所肩负的使命的特性,就是使他对于 教会之外的人特别注意)曾说:“假如一个异教徒进 来,听见你们七嘴八舌地说话,难道他不会说你们是 疯了吗?”而且,倘若无神论者和世俗之人得知宗教 之中有如此多矛盾冲突的话,他们的意见比上面所说 的异教徒好不到哪里。这肯定会使他们离开教堂,径 直走向并坐上嘲弄者的位置。显然,这件事如此说来 有些言过其实,却很好地表现过失之处。有一位戏谑 大师在他的虚构丛书中列下这样一个书名:《莫里斯 ——异端教派之舞》。实际上,从异教各个流派不同 的态度和卑鄙模样来看,这不能不招致世俗轻薄之徒 和下流政客的讥诮,这些人本来就惯于污蔑神圣的事 物。 至于宗教统一的结果,对教中人来说,那就是和 平,这本身就包含了无限的福祉。和平能够建立信仰 ,能燃起仁爱之心,教会外在的和平会演化为内心的 宁静,而且还会将撰写和阅读争论文章的工夫,转移 到忏悔和敬神著作的论述和阅读方面去。 关于统一的界限,其真正位置是至关重要的。在 这个问题上似乎有两个极端。在某种激进派看来,所 有公允调和的言论都是可憎的。“耶户,这是和平吗 ?你与和平有什么相干?你转到我身后吧。”和平对 这一派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党派反而更加重要。与之 相反,某种教派一味追求妥协折中,他们认为自己可 以公允巧妙地调和宗教上的问题;好像他们能够在上 帝与人类之间作出公断似的。这两种极端都应当避免 ,趋避之道,在于知晓基督自己为基督徒手订的盟约 中那两则相反相成的条文,并将它们解释清楚。这两 则条文分别是“不帮助我们,就是反对我们”和“不 反对我们,就是帮助我们”。以这两则条文解释基督 的盟约的人,就是要把宗教基础上最实际的要点,同 那些并不纯粹属于信仰而是有关分歧、教派以及居心 的问题真正区分开来。这在许多人看起来也许无关紧 要,并且是已经身体力行了。但是,如果做这件事的 时候少一些党派之见,那么它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拥 护。 关于这个,我给出的仅仅是一己之见,也是微不 足道的。人们应该注意到,千万不要因为争论而分裂 上帝的教会。一种是所争的事过于细微,根本不值得 激烈地争执,一切都是因辩驳而起。基督教中一位早 期的著作家曾经说过:“基督的外衣的确是无缝的, 但是教会的衣服却是斑驳陆离的。”因此他说:“服 色不一,可以听之任之,但千万不要有割裂。”原来 “统一”与“划一”是两码事。还有一种就是争执事 关重大,然而争论到了后来趋于微妙或模糊,以致这 种争论会流于技巧,而不切实际了。一个有判断力和 理解力的人有时会听见一些无知的人表示不同的意见 ,虽然他心里很明白这些指的是同一件事,但是他们 自己却决不赞同。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判断力不同,所 以就会导致这样的情形发生,我们就不能相信天上那 明了世人之心的上帝,难道他能看出人们争论的其实 是一件事情,并且接受双方的意见吗?像这样的争论 及其性质,圣保罗曾经在他的关于本题的警告和教训 中完美地表达出来了:“避免世俗的新说以及故意制 造敌视对立,这是一门似是而非的学问。”人们制造 出实际并无冲突的矛盾,并将这些冠以新的名词,然 后又赋予这些名词以本来应有的意义。事实上,名词 反而支配了意义。“统一”亦有两种假象:一种是以 绝对的愚昧为基础,因为在黑暗之中所有的颜色都是 一样。另一种是以干脆接受根本要义上矛盾之处牵强 而成的。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