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55
折扣购买: 又是春天(萧红文集)(精)
ISBN: 9787568221825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整夜她都是听到街上的水流唱着胜利的歌。 每天在马路上乘着车的人们现在是改乘船了。马 路变成小河,空气变成蓝色,而脆弱的洋车夫们往日 他是拖着车,现在是拖船。他们流下的汗水不是同往 日一样吗?带有咸脊和酸笨重的气味。 松花江决堤三天了,满街行走大船和小船,用箱 子当船的也有,用板子当船的也有,许多救济船在嚷 ,手中摇摆黄色旗子。 住在二屋楼上那个女人,被只船载着经过几条狭 窄的用楼房砌成河岸的小河,开始向无际限闪着金色 光波的大海奔去。她呼吸着这无际限的空气,她第一 次与室窗以外的太阳接触。江堤沉落到水底去了,沿 路的小房将睡在水底,人们在房顶蹲着。小汽船江鹰 般地飞来了,又飞过去了,留下排成蛇阵的弯弯曲曲 的波浪在翻卷。那个女人的小船行近波浪,船沿和波 浪相接触着摩擦着。船在浪中打转,全船的人脸上没 有颜色的惊恐,她尖叫了一声,跳起来,想要离开这 个漂荡的船,走上陆地去。但是陆地在哪里? 满船都坐着人,都坐着生疏的人。什么不生疏呢 ?她用两个惊恐、忧郁的眼睛,手指四张的手摸抚着 突出来的自己的肚子。天空生疏,太阳生疏,水面吹 来的风夹带水的气味,这种气味也生疏。只有自己的 肚子接近,不辽远,但对自己又有什么用处呢? 那个波浪是过去了,她的手指还是四处张着,不 能合拢——今夜将住在非家吗?为什么蓓力不来接我 ,走岔路了吗?假设方才翻倒过去不是什么全完了吗 ?也不用想这些了。 六七个月不到街面,她的眼睛缭乱,耳中的受音 器也不服支配了,什么都不清楚。在她心里只感觉热 闹。同时她也分明地考察对面驶来的每个船只,有没 有来接她的蓓力,虽然她的眼睛是怎样缭乱。 她嘴张着,眼睛瞪着,远天和太阳辽阔的照耀。 一家楼梯间站着一个女人,屋里抱小孩的老婆婆 猜问着:你是片吗? 芹开始同主妇谈着话,坐在圈椅间,她冬天的棉 鞋,显然被那个主妇看得清楚呢。主妇开始说:“蓓 力去伴你来不看见吗?那一定是走了岔路。”一条视 线直迫着芹的全身而泻流过来,芹的全身每个细胞都 在发汗,紧张、急躁,她暗恨自己为什么不迟来些, 那就免得蓓力到那里连个影儿都不见,空虚地转了来 。 芹到窗口吸些凉爽的空气,她破旧褴衫的襟角在 缠着她的膝盖跳舞。当蓓力同芹登上细碎的月影在水 池边绕着的时候,那已是当日的夜,公园里只有蚊虫 嗡嗡地飞。他们相依着,前路似乎给蚊虫遮断了,冲 穿蚊虫的阵,冲穿大树的林,经过两道桥梁,他们在 亭子里坐下,影子相依在栏杆上。 高高的大树,树梢相结,像一个用纱制成的大伞 ,在遮着月亮。风吹来大伞摇摆,下面洒着细碎的月 光,春天出游少女一般地疯狂呵!蓓力的心里和芹的 心里都有一个同样的激动,并且这个激动又是同样的 秘密。 芹住在旅馆孤独的心境,不知都被什么赶到什么 地方了。就是蓓力昨夜整夜不睡的痛苦,也不知被什 么赶到什么地方了? P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