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是哲学家

孩子都是哲学家
作者: (德)依娜·施密特|译者:南曦|绘画:(德)雷娜·艾勒曼
出版社: 天天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4.40
折扣购买: 孩子都是哲学家
ISBN: 9787501614547

作者简介

依娜?施密特,1973年出生在弗伦斯堡,曾在吕纳堡修习文化研究,随后成为哲学博士,从事哲学研究工作。她对哲学问题十分感兴趣,认为日常生活中处处与哲学相关。 2005年起,依娜?施密特开始写作,同时在汉堡现代生活学校等多所学校任教。现在与丈夫、三个孩子和两只猫共同生活在赖因贝克,她喜欢在家里的书桌旁思考。

内容简介

情感对我们有什么用? “噢,我气得要爆炸了,真是糟糕!”索菲一边骂,一边干脆把她的自行车扔到石头旁边的泥地上。自行车哐当作响,书包从后座上掉下来。索菲想要脱外套,一只胳膊却卡在了袖子里。“噢,真是的,今天什么也做不成!”她粗暴地将外套扔到书包边上,把脸埋进了双手里。 “你到底怎么了?在学校受气了吗?”斐乐有些吃惊地问。他还从没见过他的朋友这样烦躁。 “唉,反正现在也迟了——我已经好了。”索菲抽着鼻子说。 “我完全没搞懂。现在说说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也许还能补救补救。”斐乐坚持问道。 索菲张开手指,小心地从中指和无名指中间看向她的朋友。“今天分配了夏季戏剧表演的角色。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一张纸条,然后要在上面写出自己的愿望,并说明理由:为什么我们认为自己可以出色地扮演理想中的角色。我很想扮演海盗的女儿,但我今天把纸条忘在家里了!霍恩费尔斯女士让至今还没有交出纸条的孩子们抽签决定角色。那样了不起也就是演海盗团中的一员,说不定只能当一棵傻乎乎的一句台词也没有的棕榈树。” “就这些吗?那你为什么到现在都还在生气呢?”斐乐问。他挨着索菲坐到石头上。 “这该怎么说?为了什么?”索菲愤愤地骂道,“因为我一定要在剧中演个大角色!去年我们演《恐龙学校》,太有意思了。霍恩费尔斯女士说过,如果今年我还能参演,她会很高兴的。现在我把一切都搞砸了。” “噢,真是的,索菲,这会儿你还忙着生气。你想想——霍恩费尔斯女士下午总是留在学校的托管班里,她说你应该在今天之内上交纸条,对吧?那我们就飞快地赶回家,然后把纸条交到托管班——这有什么问题吗?” 索菲终于把手从脸上放下来:“没错!斐乐,这是个办法。我怎么没想到呢?” “谁知道呢。因为你气急败坏,根本没法理智地思考。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我夜里做了噩梦醒来,也不能好好思考——就算我心里明白我不用害怕。” “没错!”索菲喊道,“那样的话,人们看待世界的目光就会被情感所扭曲,察觉不了真相。但是美好的情感也会发挥作用。比如对某件事感到非常开心,有时候要拧自己才能相信,比如春天里束真正温暖的阳光照到脸上……又比如发现好的朋友能在自己沉溺于感情的时候帮自己厘清思路。这些就是真正美好的情感了。” 引进于注重思辨的德国,激发孩子的哲思意识 德国人素来做事严谨,注重思辨,书中往往都能找到探讨哲学话题的痕迹。图书将严肃的哲学命题融入简单的故事中,而故事的场景设置又在孩子日常的生活情境中,孩子容易产生共鸣,与主人公斐乐、索菲一起讨论遇到的问题,激发哲学思维 以小见大,平凡的生活中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与大智慧 图书内容并非简单枯燥的说教和解释,而是小中见大,每个主题都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与他们遇到的困惑紧密相连,从而让孩子觉得哲学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概念,而是与人生、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事物,甚至是一种切身的感觉和体会。 13堂简单的儿童哲学启蒙课,启发孩子思考,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正文通过孩子日常发生的一些简单问题探讨了关于存在、美、幸福、情感、朋友、思想、公平、死亡、时间等13个哲学命题,引发孩子深刻思考,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人生,慢慢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形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从生活中*常见的好奇与困惑出发,主人公斐乐与索菲经常通过相互问答、反问追问的方式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思考,发散思维,有助于培养孩子善于质疑、乐于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自主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