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戏剧形态考论

中国早期戏剧形态考论
作者: 黎国韬|责编:蔡芹|总主编:黄天骥
出版社: 南方日报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1.18
折扣购买: 中国早期戏剧形态考论
ISBN: 978754912558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为了戏曲史学科能健康和持续发展,前些年有学者 提出戏曲史研究的“向下一路”,大旨是要关注清代中 期以来兴起的花部戏曲,关注近年发现的一批近现代戏 曲史料,进而深入研究中国戏曲史。笔者认为,这个思 路非常好,但不是唯一出路。与之相呼应,笔者在“纪 念王季思、董每戡诞辰110周年暨传统戏曲的历史、 现状与未来”全国学术研讨会(2017年,广州)上 作大会主题发言时,明确提出了“向上一路”,大旨是 要关注中国早期戏剧史,关注早期戏剧史料的发掘、整 理和辨析,关注中国戏剧的“起源、形成、变异、历史 分期、形态特征、史料特征”等重大问题,希望在此基 础上写出《中国早期戏剧史》,进而重构戏剧通史。 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学术设想,乃基于笔者多年来 对“中国早期戏剧”的探索。具体一点讲,“中国早期 戏剧”是指先秦至宋金时期的傩仪傩戏、特殊仪式戏剧 (如颂乐及蜡戏等)、傀儡戏、参军戏、假面戏、目连 戏、歌舞戏、优戏、影戏、杂剧、院本等戏剧形态,以 及一部分与戏剧形成和戏曲生成有密切联系的散乐百戏 、乐舞表演(如大曲及队舞等)和讲唱艺术(如唱赚及 诸宫调等)。这些“戏剧形态”(部分为“泛戏剧形态 ”)对于早期戏剧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对 于戏曲起源和生成也产生过重要影响。遗憾的是,至今 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考析清楚。而本稿正是针对这一类问 题而作,全稿共有七章,包括二十四节,略为介绍如次 : 第一章主要考析中国早期戏剧史上的“傩仪傩戏” ,包括五节。第一节《周大傩仪官联考》考述了执行周 代大傩仪的“官联”的具体情况,文中指出:周大傩仪 的官联至少包括方相氏、占梦、男巫、女祝、大祝、小 祝、女巫、司隶、五隶、隶仆、司、赤碆氏等职官; 又因上古礼乐有相须为用的特点,故部分乐官如鼓人、 大胥、旄人等也参与了这一仪式,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周代大傩仪官联的考证表明,这是一种严谨有法、规 模盛大的礼仪制度,同时蕴含着浓厚的巫术色彩,它决 不是《周礼·方相氏》所载的几句话就能概括的;周代 大傩仪的官联制度,也为后世傩仪的施行形式奠定了基 础。 第二节《秦傩新考》指出:秦傩可以分为“秦人傩 ”和“秦朝傩”两大类。目前,直接与秦傩有关而又比 较可靠的传世文献史料尚见五条,分别载于《吕氏春秋 》《史记》《风俗通义》等书。此外,二十世纪出土的 云梦秦简《日书》中有大量“逐鬼”之记载,也属于秦 傩史料的范畴,这批竹简对于重新认识秦朝傩有重要参 考价值,对于研究秦傩与齐鲁之学、方仙道、鬼道等的 相互影响,也能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节《?子考》对汉傩角色“?子”的来源作了考 证,认为百隶与?子的使用与否是周、汉两代大傩最主 要的区别之一,其转变原因则是一个未解之谜。为了解 开此谜,文章提供了多项史料证据,希望能说明?子产 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原因,并希望找出先秦傩仪中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