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里的二十四节气(全四册)

名画里的二十四节气(全四册)
作者: 文小通
出版社: 文化发展
原售价: 196.00
折扣价: 107.80
折扣购买: 名画里的二十四节气(全四册)
ISBN: 9787514239775

作者简介

文小通 青年作家,资深出版策划人,著有《你好园林 神奇的院子》《少年读史 小史记》《你好敦煌》《你好三星堆》等,拥有固定而广泛的读者群。

内容简介

立春 春到人间草木知 立春啦!乡村风和日暖,春耕快开始了,闪闪和布布在小溪边玩耍。 一会儿,布布指着水面叫道:“那是什么?” 闪闪仔细一看,说:“是个漂流瓶。” 闪闪捡起漂流瓶,瓶子里空空如也。他随手打开瓶盖,突然,一缕青烟钻了出来,烟里出现一个长相奇怪的“人”,正骑着两条龙看着他们。 “啊,妖怪!”闪闪和布布不约而同地叫起来。 “我不是妖怪,我是春神句(gōu)芒。” 句芒虽然长着人面、鸟身、鸟爪,但看起来和善友好,闪闪和布布镇定下来,渐渐地不再害怕了,反而激动起来,问句芒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句芒说:“今天是立春,人们正在举行祭祀春神的活动,我想在瓶子里休息一下,一不小心睡着了……” “祭祀春神?是祭祀你吗?怎么祭祀呢?”闪闪和布布更加好奇了。 “要不然——我带你们去看看?”句芒眨巴着眼睛。 “哇,太好了!”闪闪和布布跳了起来。 话音刚落,句芒大手一挥,闪闪和布布就坐在了龙背上…… “瞧,这就是祭祀。”句芒带着闪闪和布布落到地上,龙则飞到树梢睡觉去了。 只见前面有很多人,正边走边歌舞,气氛极其热烈,闪闪和布布被深深地感染了。 布布对闪闪说:“他们祭祀春神,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 闪闪羡慕地说:“如果我也是一个神就好了。” 认识立春 “立春”是什么意思 在每年公历的2月3~5日,春天就闪亮登场啦!“立春”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到来的意思。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一个节气,它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公历也叫阳历,是世界通用的日期,也就是我们平常使用的日期。 农历也叫阴历,是我国古人用来农耕的日期,常在日历中庸小字表示。 “冷风”变得温柔 从这天开始,“冷酷”的风就变得温柔了,你露在外面的手和脸不会被吹得冰凉了,日照和雨水多起来,天气会越来越暖和。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回大地,人们要为新一年的农耕做准备了。所以,南朝文学家萧统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过,对于全国多数地方来说,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气温还很低,还是要多穿衣服,进行“春捂”。 科学小馆 我们生活的地球,每天都在围着太阳转圈圈。它在转圈圈时,离太阳远的地方处于寒冷中,就是冬天;离太阳近的地方处于温暖中,就是夏天;每转一圈,就是一个四季!立春这天,太阳会转到黄经315°。 黄经:从地球上看到太阳所走过的路,就是黄道,黄道上面的坐标就是黄经。 农事日历 鞭春牛 立春是一年农耕的开始,人们要准备好翻土犁地。古代科技不发达,耕地需要牛的帮助,不过,在正式劳作之前,还要有一个仪式——鞭春牛。 既然依靠牛来耕地,为什么还要打牛呢?这件事也和句芒有关。 传说,在很久以前的一个立春日,句芒打算带领百姓耕地,可是,牛却睡起了懒觉,怎么也不去干活。句芒想了个办法,用泥捏成了一头土牛,然后让人鞭打。那头贪睡的牛被惊醒了,心里害怕,赶紧跑去田里了。从此以后,鞭春牛就成了立春日的仪式,以示春耕开始,要抓紧时间干活了。 今天,在很多地方,仍有立春鞭春牛的习俗。大家用泥土捏好春牛后,再用鞭子到把土牛抽打成碎块。然后,众人欢乐地争抢拾取土块,把土块扔进自己加的田地里,寓意今年是个丰收年。 立春三候 一候 东风解冻 东风就是春风,当春天来临时,被冰封的大地也开始慢慢解冻啦。在北方,很多地方都冻着厚厚的冰层,当冰层上的一些冰块融化,脱落下来时,会发出令人振奋、欣喜的声响,它仿佛在说:万物复苏啦! 二候 蛰(zhé)虫始振 “蜇虫”是指冬眠的动物,比如青蛙、蛇等。立春之前,它们都藏在洞穴里睡觉。立春后,它们感觉到了暖意,身体开始变得柔软,不时地动一动,快要从长长的睡梦中醒过来了。 三候 鱼陟(zhì)负冰 叮叮咚咚……叮叮咚咚……随着春天的来临,水下的动物们也感觉到了暖意。憋闷了一个冬天的鱼欢快地冲向水面。水面上冰还没有完全融化,看起来就像鱼背负冰块的样子。 立春花信 一候 迎春花 迎春花也叫黄素馨、金腰带等,是一种灌木,花先开,叶后生,气味清香。它们为什么叫“迎春”呢?是因为它们先于百花来报春天的信息,冬天的寒意还没有彻底消失,春寒料峭中,金黄色的花苞们争先恐后地挤上枝头。若问春天在哪里,春天就藏在迎春花的花苞里。等它们盛开后,就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古人把迎春花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誉为“雪中四友”。 二候 樱桃花 立春不久,漫山遍野的樱桃树就开花了。樱桃也叫莺桃、荆桃、樱珠等,属于蔷薇科乔木。樱桃花在艳阳天盛开,在非艳阳天就合拢了,淡淡的花香缭绕着花枝,小小的花瓣们团团簇拥,让人充满怜爱。 三候 望春花 古代画家画的花信风图中,望春花是一种白色花朵,现今这种花未得到确认,很多人把望春花属的辛夷,也就是玉兰花,作为立春花信风。玉兰花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植物,有的能长10多米高,堪称花中巨人,它们先叶开花,花苞像一支支举在树枝上的蜡烛,绽放后,花朵硕大丰腴,有紫色、白色或粉红色,朵朵向上,亭亭玉立,十分壮观。 璀璨风俗 春节 在立春前后,有一个隆重的节日——春节。春节的前一晚,也就是农历中每年的最后一天,是除夕,也叫“大年三十”。家人们会欢聚一堂,贴春联,挂红灯笼,放爆竹,包饺子,吃年夜饭。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一家人会欢欢喜喜地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这是一个让孩子们开心的节日,因为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还能收到压岁钱。 美好开始 立春时,很多地方天气还很冷,女子大多在家里做针线活,或饮茶闲话等。但立春是和暖的美好开始,一些喜庆的婚嫁事宜也会在立春前后进行。 步辇图加图注: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请求与唐王朝联姻,唐太宗将文成公主许配给他。此图描绘了第二天春天,松赞干布派禄东赞前来迎接文成公主、被唐太宗接见的情景。 春幡(fān) 古人对立春非常重视,会把彩纸或彩绸剪成小旗、蝴蝶、燕子、花、凤凰等花样,插在头发上,或挂在树上,以此表达对春天的欢迎,这就是春幡。 春胜 古代有一种首饰叫方胜,由两个斜方形部分重叠而成。把彩纸剪成方胜形状的春幡,就是春胜。春胜既能戴在头上,也有迎春之意。 春饼 立春吃春饼,是很多北方人的风俗。春饼用面粉蒸者烙(lào)出来,有的薄如纸张,甚至是半透明的。在这样薄薄的饼里卷上春蒿、黄瓜丝、葱丝、炒合菜等,就是一道充满春天气息的美味啦!把春饼包上馅料煎着吃,就是春卷啦。 春盘 把果子、青菜、糖果、饼、饵、豆芽、萝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鸡蛋、土豆丝等摆放盘中,有迎春之意。 挖野菜 立春后,野菜开始陆陆续续破土而出,比如荠菜、田艾等,一家人去郊外挖野菜也是一个有趣的事哦。 节气文化 古诗词里的立春 立春偶成 [宋]张栻(shì)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 谚语里的立春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立春寒,一春暖;立春暖,一春寒。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甲骨文里的“春” 认出来这是“春”字了吗?仔细瞧瞧,左边中间是太阳,太阳的头顶和脚下都长着小草。在阳光的照耀下,小草努力地破土萌芽,蓬勃生长,告诉世界,春天来啦!“春”的原意是春阳抚照、万物滋荣,后来人们就用“春”作为四季中的第一季节的名字。 古籍里的立春 《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大夫于朝。”大意是:立春这天,天子会亲自率领大臣们去东郊举行迎春祭祀活动,返回来后,还要给予赏赐。 天子在立春前三天就开始准备,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葱姜蒜、韭菜等有刺激气味的东西,以表达对神灵的尊敬,对迎春的虔诚。 500多幅传世名画,100多幅手绘彩图,400多个节气知识, 带孩子走进二十四节气,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500多幅传世名画,包含十大传世名画 撷取古代绘画大师名作,内含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让孩子在欣赏千古名画的同时,了解节气,获得双重收获。另有100多幅手绘彩图,给孩子更丰富的体验。 二、400多个节气知识,1套书=4套书 通过名画给孩子讲历史,讲科学,讲博物,讲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全面丰富,包括节气童话与历史故事,天文气候与动物植物,七十二候与二十四风,诗词谚语与典籍记录,民俗节日与农事活动。 这是一套传世名画书 这是一套节气时令书 这是一套自然科普书 这是一套百科博物书 三、让“四季神”带孩子进入童话世界 由春神句芒、夏神祝融、秋神蓐收、冬神玄冥四位季节之神带领孩子经历二十四个节气,在神奇有趣、感人肺腑的童话故事中掌握二十四节气知识。 四、动手动脑,吃喝玩乐,节气欢乐多 有趣好玩的游戏,多种多样的美食,稀奇古怪的节令活动,让孩子能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藏匿”的节气,“玩转”节气。 五、工笔精细,水墨脱俗;版式奇美,匠心设计 排版设计独具匠心,更好地凸显了名画的工笔精细与水墨飘逸之美,使图文相得益彰,令人如归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