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掇拾/全民阅读书香文丛

书城掇拾/全民阅读书香文丛
作者: 黄镇伟|总主编:徐雁//宋旅黄//王宗义
出版社: 上海科技文献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6.10
折扣购买: 书城掇拾/全民阅读书香文丛
ISBN: 9787543969445

作者简介

黄镇伟,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文学与传播系主任。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长期从事古典文献与图书文化学的教学研究。

内容简介

历代读书诗 历代文化名人无一例外都雅爱读书,他们放志书 林,耕情学圃,在始终不渝的读书生涯中,采撷知识 ,攻坚问难;追求情趣,领略欢愉,因而挥毫写下了 难以计数的读书诗。这些展示出作者心灵世界的至情 文字,或畅论读书的甘苦之得,或倾吐求知的至诚之 情;或述说对读书的见解,抒发读书的感受。受诗人 的修养、际遇以及社会思想、文化思潮的影响,读书 诗呈现不同的风格。将渎书与自身治学、仕宦生涯融 为一体,类叙事交响,风格简练凝重;将读书视为自 己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似抒情乐章,风格轻 快流畅。读书诗为我们装缀成一个多姿多彩的书香家 园,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受到感染,欣赏品味之 余,阅读的愿望油然而生。 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欧阳修由枢密副使转参 知政事(副宰相),进封开国公,与韩琦、富弼等共掌 朝政。这一年,欧阳修55岁,距天圣八年(1030)举进 士人仕途已经32年,其五言古诗《读书》就写于此时 。全诗70句,诗人结合少年读书至进身居官的经历, 较全面地阐述了自己对读书的见解和从中获得的乐趣 。其开篇十六句曰: 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眼力虽已疲,心意殊 未倦。正经首唐虞,伪说起秦汉。篇章异句读,解诂 及笺传。是非自相攻,去取在勇断。初如两军交,乘 胜方酣战。当其旗鼓催,不觉人马汗。至哉天下乐, 终日在几案。首四句讲自己虽已年老,而读书的好尚 仍保持旺盛。次六句表明自己的经学见解。欧阳修读 书最重研读“六经”,他认为儒家经典始自《尚书》 中的《尧典》《舜典》,秦汉以来的笺传注解多附会 之说,自相矛盾。学者读书要“师经”,更要勇断是 非。后四句把读书钻研,探究是非,比作两军交战, 每当断一是非,得一收获,都如同打了一个胜仗,心 中获得无穷的乐趣。“至哉”两句,是欧阳修论读书 乐趣的名言。南宋学者叶适指出“正经首唐虞”以下 十二句,“以经为正而不汩于章读笺诂,此欧阳氏读 书法也”(《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七“五言古诗”) 。 接着,欧阳修写少年读书习文的情形和希望,进 身登仕、官职升迁的经历;写中年居官,政务繁忙, 身体衰弱,促使思想发生变化,自己才真正体会到读 书的乐趣,流露恬静无为,归田读书的意愿:“乃知 读书勤,其乐固无限。少而干禄利,老用忘忧患。又 知物贵久,至宝见百炼。纷华暂时好,俯仰浮云散。 淡泊味愈长,始终殊不变。”最后表达自己一旦获准 辞官,即“买书载舟归,筑室颍水岸。平生颇论述, 铨次加点窜。庶几垂后世,不默死刍豢。信哉蠹书鱼 ,韩子语非讪”。结尾二句表达自己的读书志向。韩 子,即韩愈,他有《杂诗》:“古史散左右,诗书置 后前。岂殊囊书虫,生死文字间。” 欧阳修读书,强调要深入研读,融会贯通,不断 撷取前代圣贤的道德学问,以充实提高自己的修养。 这首《读书》诗中,欧阳修用亲身的经历传递了自己 的读书观念和方法。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