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书籍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0.60
折扣购买: 食语四季:藏在季节更迭中的人间至味
ISBN: 9787506895927
立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是“开始”的意思,古籍《群芳谱》有载:立 ,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自秦代以来,我国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之始、四时之 首。从立春日到立夏前这段时间便被称为“春天”。 古人将立春分为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 东风送暖,大地解冻,万物欣欣向荣。 二候蛰虫始振。 冬藏之虫逐渐被惊醒,蠢蠢欲动。 三候鱼陟负冰。 “陟”是“升”的意思,鱼儿因水底气暖,感知阳气 而上升,由于此时节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 鱼负着冰浮在水面。 一年之计在于春,四季自此开始新的轮回。立春自古 就是一个重大的日子,《礼祀·月令》有载,周朝时天子要 亲率三公九卿到东郊迎春,举行祭祀春神句芒的仪式,祈求 风调雨顺。 民间还有许多有趣的迎春习俗。贵州石阡至今仍保留 着“说春”的风俗。“春官”按照旧俗于立春前挨家挨户报 春,颂唱迎春的吉词,并送上一张“春牛图”——印有一年 二十四个节气日期与水牛耕地的传统红纸印画,意在提醒人 们及时农耕、莫误春光。 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地区依旧传承着立春“打春 ”的传统习俗。 立春前一日用泥土塑成春牛,立春之日用红绿颜色的 鞭子抽打泥牛,意为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祈福五谷丰登。 女子戴“春胜”结伴“春游”;制作春盘、春饼“咬 春”;将春旗挂在树梢或用缯绢剪成小幡簪于女子头上的“ 挂春幡”仪式等,以喜庆热闹的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 四野绿参差 草木总是最先感知到四季的流转。 这时节到田野里走走,便能真切地感受到春意盎然。 那早发的新芽、舒展的嫩叶、含苞的花蕊,都在传达着同一 个消息:春天,回来了。迎面而来的风里,因为夹带着一缕 阳光,扑在脸上暖融融的。行走在田埂上,泥土的气息带着 温润潮湿的亲切感。放眼远望,绿意参差,层层渲染,像浅 浅的浪,直涌到田边人家的瓦屋前,融化在房顶袅袅的炊烟 里。 忽然想起故乡,故人的身影从心上轻轻飘过。春日里 也有这样一片绿油油的田垄,那是我童年时最重要的快乐源 泉。 有一日放学归家,母亲兴高采烈地跟我说,香蕉林中 间空出来两分地,可以拿来种菜。潮汕的农田里除了水稻之 外,种植最广泛的便是香蕉树,少数闲置的田地会用来种菜 。记不得是什么缘由,总之自那一日起,我每天最大的念想 便是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钟声能快些敲响,好让我以最快的速 度飞奔回家,和母亲一同到菜园子里浇水施肥。我至今仍记 得那个灰黑色的厚塑胶桶子,被年岁压歪了身子,被时光锈 蚀了提手,却能装很多的水,每回到水沟旁打好一桶,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