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吅读碑(碑帖故事与考证)(精)

玉吅读碑(碑帖故事与考证)(精)
作者: 王家葵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58.80
折扣购买: 玉吅读碑(碑帖故事与考证)(精)
ISBN: 9787541142666

作者简介

王家葵,字曼石,斋号玉吅。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兼职教授。其专业著作包括中华书局版《登真隐诀辑校》、中医古籍出版社版《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等。近年来在金石学及其他方面的论著有:《陶弘景丛考》《肥致碑考疑》《龙门药方释疑》《近代印坛点将录》《近代书林品藻录》等。

内容简介

碑铭上的预言 平安跨入21世纪,2012转瞬又将来到,末日预言 再次蛊惑人心。按照预言家的逻辑,万物皆有其生长 壮老矣,这一过程属于冥冥中的“定数”,因此可以 推算。预言的震慑效应在于应验,可事实上,绝大多 数关于预言的传说,都有加工、描摹的痕迹,很难保 证真实性。我听过一个堪称拍案惊奇的故事。 有人从一位精通奇门遁甲的窑工处买了一对瓷枕 ,使用了一段时间,失手打烂一只,碎片中竟然夹有 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此枕当于某年月日某时刻破。 买家一看,分毫不差。于是想,另一只枕头里也应该 有条子吧,终于拗不过好奇心,把另一只也敲碎,同 样飘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此枕因彼枕碎。” 碑刻上偶然也镌刻这样的预言。传说东汉桓帝元 嘉年间(公元151年),度尚做上虞长,为孝女曹娥建 庙立碑,由邯郸淳作文,这就是著名的《孝女曹娥碑 》。后来蔡邕夜半过曹娥江,扪碑而读,留下一句隐 语,一句预言。隐语见于裴启的《语林》,“黄绢幼 妇,外孙齑臼”,影射的是“绝妙好辞”四字;预言 则见于王羲之小楷《曹娥碑》:“三百年后,碑冢当 堕江中,当堕不堕,逢王匡。”“匡”应该是匡扶的 意思,从度尚为曹娥造墓,到东晋升平二年(公元358 年)王羲之重书碑文,也不过两百年,距离蔡邕的预 言,则只有一百五十年,可见其荒谬。 《孝女曹娥碑》的真伪不可知,不过,南北朝直 到隋唐,确实有一种在墓铭上题写预言的风气。晚近 出土北齐天宝六年(公元555年)《元子邃墓志铭》, 末句说:“今葬后九百年必为张僧达所开,开者即好 迁葬,必见大吉。”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 认为:“盖术者厌胜之辞,古人墓志之文多有之。” 所谓“厌胜”,是巫术之一种,通过诅咒法术来制服 人或物。这段预言以乞求的成分居多,尚算不上诅咒 ,而且时间也不灵验。赵万里还举有两例:安阳出土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赵洪墓砖》,结尾云:“ 千七百年为乐受所发。”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 李府君夫人贾嫔墓志》,结尾说:“后一千三百年为 刘黄头所发。”推算时间,都不正确。 北齐徐之才、徐之范兄弟,不仅以医术见长,也 是当时著名的“预言家”,史书说徐之才“少解天文 ,兼图谶之学”。前一篇提到徐之范诊断武明娄太后 的怪病,太后听信巫觋的建议,改名“石婆”。徐之 范以为不吉,但也不明究竟,于是向兄长徐之才转述 一段童谣:“周里跂求伽,豹祠嫁石婆,斩冢作媒人 ,唯得一量紫靴。”徐之才分析说:“跂求伽”是外 国话“完了”的意思,所谓“豹祠嫁石婆”,岂能有 好事?“斩冢作媒人”,这是准备与先帝合葬。徐之 范又问“紫靴”何意,徐之才说:“紫之为字,此下 系;者熟,当在四月之中;靴者革旁化,宁是久物。 ”《北史》得意地公布答案:“至四月一日,后果崩 。” 《徐之才墓志》没有什么古怪,而1976年出土的 《徐之范墓志》,结尾也是一段预言:“公第四弟之 权谯郡太守散骑常侍卜此葬地,得泰卦。后一千八百 年为孙长寿所发,所发者灭门。”翻译成白话,这块 风水宝地由徐之范的四弟,谯郡太守徐之权占卜所得 ,占得“泰”卦,卦象显示,一千八百年后将被孙长 寿其人盗发,于是施以恶咒,“发者灭门”。从句式 来看,当然属于“厌胜”,但显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诅咒才能生效:盗墓人名叫“孙长寿”;发掘时间 据下葬后一千八百年。由此见这位同样精通术数的徐 之权对自己的预言充满了信心。但根据《文物》杂志 《山东嘉祥英山二号隋墓清理简报》,此墓1976年发 现以前,盗墓贼已多次光顾,仅存几件粗笨的石器, 这块墓志散置于甬道中央——盗墓人是否名叫“孙长 寿”,是否被这段诅咒吓唬住,是否因此灭门,当然 不得而知,不过,即使按1976年计算,距离下葬之开 皇四年(公元584年),尚不足一千五百年。 P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