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10.00
折扣价: 7.50
折扣购买: 海蒂(中外名著榜中榜第9辑)/六角丛书
ISBN: 9787802064362
斯比丽(1829~1901年),瑞士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生于瑞士苏黎世附近的一个村庄,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母亲是一名诗人。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从她家可以仰望群山,这也赋予了她日后写作的灵感。1852年,她与当时从事律师工作的约翰·伯恩哈德·斯比丽结婚。由于斯比丽先生工作异常忙碌,寂寞的她便借助文学创作来打发无聊时光。从1879年起,她开始发表以阿尔卑斯山区乡村为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冠以总书名《献给孩子以及那些热爱孩子的人们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海蒂》。除此以外,她的重要作品还有《格里特利的孩子们》等。
在一个风景宜人的小山村梅恩费尔德,有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它 穿过碧绿的原野,一直伸展到山脚下。山路两旁树影婆娑,流水潺潺,远处 群山巍峨,似一幅优美的水墨画。沿着这条蜿蜒曲折的小路攀缘而上,居高 临下,谷底的景致一览无余。继续登高而上,四周芳草萋萋,山花烂漫,浓 郁的花香弥漫在整个旷野,沁人心脾——这就是直接通往奥尔希高山牧场的 陡峭山路。 在六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在这条狭窄的乡间小路上,一个身材高 大、体格健壮的村姑,手里牵着一个小姑娘正向上走着,小女孩的脸颊热得 通红,棕黑色的皮肤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但是很奇怪,尽管在这六月 炎热的骄阳下,这个孩子还是被裹得严严实实的,似乎要抵御那刺骨的寒冷 。这个小女孩似乎五岁左右,可是人们无法从其外表看出她的身材,因为她 很明显地穿着两件,甚至是三件衣服,一件套一件,脖子上用一条红色的棉 质大围巾一圈圈地围着。这样的打扮,再加上她的一双镶着钉子、笨重的登 山靴,这个小人儿看起来就像是圆圆的一团。小家伙正冒着酷暑吃力地走在 山路上,向山上攀登…… 这两个人就这样从山谷向山上走了大约一个来钟头,来到了高山牧场的 半山腰,这里坐落着一个叫做“端夫里”的小村庄。 一进村,几乎所有村民都与她们打招呼,有些人在窗口或家门口向她们 寒暄问好,也有些人在路上向她们问候,原来这里就是小女孩的家乡。可是 这个小女孩却没有在路上做片刻停留,只是一边回答熟人提出的各种问题, 一边与人们相互问候,脚下却一步不停地往前走。不一会儿,她们到了村子 的尽头,这儿只散落着零星几户人家。这时,从附近的一家房门口传来了招 呼声: “等一会儿,迪蒂,你是要再往上走吧,我也一块去。” 听见了招呼声,迪蒂站住了脚,停了下来。小女孩一下子挣开她的手, 一屁股坐在地上,“呼呼”地喘着粗气。 “你累了吧,海蒂?”迪蒂问道。 “不了我热得要命,嗓子都快冒烟了。”小女孩回答道。 “这儿离山顶不远了,我们马上就要到了,你再坚持一会儿,快点走好 吗?再有一个钟头就到了啊,宝贝!”姑娘不断鼓励小女孩说。 这时,一个胖胖的看上去挺慈祥的妇女从刚才的房门里匆匆地走了出来 ,与她们两个结伴同行。那个小女孩站起身,跟在两个熟悉的大人后面向山 上走去。两人一见如故,边走边谈着端夫里村及其周边地区的所有居民的情 况。 “说真的,迪蒂,你究竟打算把这孩子带到哪儿去呢?”路上这位新加 入的伙伴这样问道,“她是你姐姐留下来的孩子吧,听说成了孤儿?怪可怜 的。” “是呀。”迪蒂回答说,“所以我要把她领到高山牧场上她的爷爷那儿 ,把她留在那里。” “什么?你是说要把这孩子送到高山牧场上的奥西姆大叔那儿去?我想 你没搞错吧,迪蒂,你怎么能这样做呢!你到那个大叔那儿一提,肯定会被 他撵出来的!” “他可不能这样做。他可是这孩子的爷爷,应该尽尽这份义务。我一直 照看着这个孩子直到现在。芭尔蓓,说白了,其实我这次是找到活干了,我 可不想因为这孩子而丢了这份工作。所以,这次该轮到她爷爷尽义务,照顾 她了,这非常正常。” “是啊,但是,如果他像其他人那样,是个普通人,倒也不必担心什么 了。”个子矮小而肥胖的芭尔蓓一本正经地说,“但是,你也是知道的呀! 他怎么可能懂得照顾小孩子,而且还是这么小的小孩子呢!这孩子在他那儿 能受得了吗!还有,你到底是要去哪儿干活呢?” “去法兰克福。”迪蒂解释道,“我在那儿找到了一份挺好的工作。那 儿的主人去年夏天到山下的温泉来时,我负责清理他们的房间,并且照料他 们的起居。那时他们就说希望我去他们那边干,可我当时没法去。他们今年 又来了,还说希望我过去,这一回我可打算过去了。对此,你肯定可以理解 。” “唉,幸亏我不是这孩子。”芭尔蓓无可奈何地叫嚷着,“根本没有人 知道,高山牧场上的那个老人到底怎么样了!多年来,他从不与任何人来往 ,也从不去教堂,整日闭门不出,一年也就拄着那根粗棍子从山上下来一次 。人们都躲避他、害怕他。他眉毛很粗,颜色花白,并且留着吓人的大胡子 ,外表看起来简直就跟年长的异教徒和印第安人差不多,人见人怕,何况是 孩子。人们觉得只要不是在路上单独碰上他,就谢天谢地了。” “那又怎么样呢,”迪蒂固执起来,顶撞她说,“他毕竟是这个孩子的 爷爷嘛,照顾孙女是他的义务。他应该也不会对她太坏,虎毒也不食子呢。 不管怎么样,也应该由他来负责照料孩子,而不是我。” “我也只是想知道,”芭尔蓓用试探的口气问,“到底那个老头做错了 什么,为什么他要用这样的目光瞧人,而且总是那么孤零零地一个人住在高 山牧场上。一个人离群索居,与世隔绝,几乎没有人看见他。关于他,大家 都有各种各样的议论,莫衷一是。你肯定从你的姐姐那儿听到过什么,多少 也知道点吧。是吗,迪蒂?” “那还用说。不过,我不想说些什么,这要是传到那老头的耳朵里,我 可就麻烦了!” 可是,芭尔蓓很早就想知道,高山牧场上的那位大叔行为举止到底是怎 么样的,为什么他那么厌世,一个人在山上独居,与世膈绝,村里人说起他 时都吞吞吐吐,似乎害怕反对他,但是又不愿意奉承他。而且芭尔蓓也根本 不清楚,为什么这个老头会被端夫里的所有人称做“奥西姆大叔”,他根本 不可能是全村人真正的大叔呀。因为所有的人都这么称呼他,所以芭尔蓓也 不例外,即从来都是称呼他为大叔的。“大叔”这个词在当地的方言中发音 为“奥西姆”,从此奥西姆大叔这个称呼就流传开来。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