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1.89
折扣购买: 不懂员工激励如何做管理
ISBN: 9787513914642
肖祥银,实战派管理和营销*家,畅销书作家,文化传媒发行总监。他汲取和整合了麦克斯韦尔、库泽斯、德鲁克、柯维等人的管理理念,经过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实践验证,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新思维。怀揣着“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生活理念,他从事过文化宣传、工艺品加工、汽车养护等各种职业,活跃于豆瓣、知乎、读书人、简书等平台。为读者打造高品质、易阅读的图书却是他十多年从未放弃的,专注如一的不懈动力。代表作品:《说话的艺术》《领导力》。
管理者正确激励的4个原则 管理者只有正确地运用激励原则,才能提高激励员工的实际效果。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4个原则: 1.把握激励时机要准确 激励原则就好像是化学实验中的催化剂一样,需要根据化学反应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的具体时间。因此,选择激励的时机是不固定的,也是随机的。管理者应按照具体的客观条件来灵活选择激励的时机,并采取综合激励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如果管理者采用不同的时机进行激励,其作用与效果区别很大。通常情况下,激励时机按照时间的快慢,可分为及时激励和延时激励;按照时间的间隔,可分为规则激励与不规则激励;按照工作的周期,又可分为期前激励、期中激励和期末激励。 2.激励频率要适宜 激励频率指的是一定时间内进行激励的次数,并以一个时间周期为单位。激励的频率与其对应的效果并不都是一种简单的正比关系,有时候还可能成反比关系。因此,管理者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激励频率,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激励频率往往受到包括工作的内容与性质、任务目标的明确程度、激励对象的自身素质情况、劳动条件和人事环境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对于目标任务明确、短期即可见效的工作,应采取比较高的激励频率;反之,则应采取比较低的激励频率。 3.激励程度要恰当运用 激励程度指的是激励量的大小,即奖赏或惩罚标准的高与低,它是激励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激励效果联系密切。一般来说,过量的激励和激励量不足,不但难以达到激励的真正效果,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这是因为,过低的激励量会让被激励者产生一种不满足感和失落感,进而丧失前进的动力;而过高的激励量,又会让被激励者产生一种过分的满足感,进而丧失上升的动力。因此,管理者在把握激励量时要做到适中,否则,就难以发挥激励的作用。 4.确定正确的激励方向 激励方向指的是激励的针对性,也就是要针对哪些内容来实施激励。激励方向会对激励效果产生比较明显的作用。人在不同时期,需要的刺激作用往往会不同,当其在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时,现有的某种激励作用就很难再继续保持。因此,此时需要将激励方向转移到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上,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激励的目的。也就是说,选择激励方向,应以发现员工优势需求为前提条件。这对于管理者来说,应当及时发现员工在不同阶段的优势需求,并及时确定正确的激励方向,以提高激励员工的效果。 1. 很多管理者非常痛苦,花了很大力气,想了很多方法,收效却不大。我们不得不说,这些管理者还没有清醒地意识到他们错在哪里,还不清楚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 2. 让员工们心甘情愿地跟随你,每天都能激情满满地高效工作。员工士气低落,人心涣散,抱怨连连,频频出错,流动频繁,会导致员工个人、团队、组织绩效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