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霜刃

十年霜刃
作者: 苏砚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2.70
折扣购买: 十年霜刃
ISBN: 9787559409553

作者简介

苏砚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现为知名出版公司策划编辑,自小热爱文学,大学期间开始小说创作。

内容简介

古弘毅上午刚说要去一趟天津,于是嘱咐好部下该做的事后,准备第二日一早就动身。只是当天夜里突然下起一场雨,电闪雷鸣,似乎是夏日把即将过尽的怒火全部发泄在这场雨里,便得了借口,下得畅快淋漓。 一波又一波闪电照得大半个天空都白惨惨的,雨水打在瓦片上吵得厉害,一声惊雷惊醒了甜蜜梦乡中的古修晔。他揉了揉惺忪的眼,嘴里嘟囔着,小孩子多半还是怕打雷的,尽管他天天标榜着自己是个男子汉,那也改变不了他怕雷的事实。想起睡前父亲还在书房,便趿拉着他的小虎头鞋往书房跑去。 书房灯火通明,古弘毅早去睡了,只剩卫琴还在整理一些文件。古修晔全然不知,还躲在门外,想要吓一吓他的父亲。 书房内窸窸窣窣的声音被掩盖在雷声轰鸣里,卫琴拉开了抽屉,脸色暗了暗,窗外一个响雷,他迅速抽回了手,将其他文件原封不动的放回了原位,然后拿笔快速地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放进了内衬口袋中。他又扫了一眼办公桌,并无什么异样,便拉了桌上的台灯,屋子里瞬间陷进一片昏暗,除了偶尔来的闪电,黑漆漆的,令人心颤。 卫琴的手已经不再发抖了,抚了一下袖子,袖口有颗金属十字纽扣松了,他又看了一眼自己锃光瓦亮的靴子,眼睛心满意足地眯成了一条缝,迈开腿往门口走去。 “喝!”躲在门外许久的古修晔一声大喝。 “谁?”卫琴惊慌之余,迅速拔出腰间的枪对准来人。 “原来是卫琴哥啊,我还以为是父亲,想吓一吓他呢。”古修晔见是卫琴,一副被吓得魂飞魄散的模样,咯咯直笑。 “原来……是小少爷啊,这么晚了,怎么不回房间睡觉?”他扫了一眼四周,大雨滂沱,四下无人。 古修晔甩了甩脚上的虎头鞋,可能是来时跑得急,踩进了水坑,虎眼睛上沾了一小坨泥巴,“本来是睡着的,可雷声太响把我吵醒了,睡不着又没有人陪我玩,好无聊的。” “你在这里躲着多久了?可有人看见你来吗?”他又问。 “没,我想找人陪我玩,可他们都睡了。我来找父亲,父亲也睡了。哎,这么吵的夜他们怎么睡得这么好呢?”古修晔瘪了瘪嘴,要是姐姐在家里就好了,母亲刚走的那两年,每逢雷雨天气,他睡不着就会跑到姐姐的房间,她会给他讲好多有趣的故事。 “那卫琴哥带你去找一个好玩的地方,怎么样?”卫琴想摸一摸他的头,但又想起他不喜欢这样,便默默地又收回了手。锃亮的军靴毫不留情地一脚踏进雨中,而后两个身影,一大一小,被这瓢泼的雨给掩埋,寻不到一丝踪迹。 雷声愈发响了,雨也愈发大了。 次日一早,地上的水渍还未干透,吴妈急匆匆地从小院跑过来,正敲古弘毅的房门。 这一夜古弘毅睡得极不踏实,几乎做了整夜的噩梦,梦里亡故多年的妻子坐在小河边呜咽着抽泣。他想走过去,却发现自己的头扑通掉了下来,眼珠还直骨碌地转,张着口却喊不出声,身体也挣扎着迈不了步子。此番被吴妈喊醒,顿觉口干舌燥得厉害,汗水竟已经湿透了衣背。 “不好了!老爷!小少爷不见了!”吴妈在门外喊道。 “大清早你瞎嚷嚷什么?我听不清,你进来说话!”他从床上起来,给自己倒了杯水。 吴妈推开门直勾勾地跪到了古弘毅跟前,哭喊道,“老爷,小少爷不见了,花园,书房,我到处找也找不到,问过门房了,小少爷一早也没有出过府……” 古弘毅手里的瓷杯应声而落,碎得四分五裂。 “找!继续找!府里的人都给我去找!卫琴呢?把他也找过来,叫他带人到城里找!”卫琴除了是他的副官,还是他的学生,他最信任的人。 秋蝉嘶鸣,却也一日不如一日繁盛,太阳渐渐落了山,无名的风开始肆虐。城里到处张贴着古修晔的画像,人贩团伙也被端了好几窝,每日不停地排查民房和酒楼,虽然弄得人心惶惶,可还是没有一点消息。 古修晔的小虎头鞋是在他失踪后的第三天被发现漂在古宅后面的水塘上,卫琴依旧穿着那件军装,只是袖子上少了一粒扣子。有人说,这是条活水,怕是小少爷早就顺着水淌到下游去了,卫琴便带着人去下游捞,可是淮河这么大,怎么捞得完? 古弘毅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下巴上多日未理的胡茬泛青,看上去像是脏兮兮又乱糟糟的杂草。有人拿着古修晔的一只小虎头鞋来见他,他也不理,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内衫独坐在小儿子的床头。床脚的花梨木柜子上挂着许多用彩色棉线吊起来的小玩意,有精致小巧的草编蚂蚱,逼真的木刻小手枪,会唱歌的彩色风车,会跳舞的木偶人,都是古弘毅亲手做的,每年到了儿子的生日,他都会亲手给他做些小东西。 “督办,您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小少爷……他也不希望您……”吴妈又来唤他去用饭了,可是他怎么吃得下? 古弘毅此时正在公署里看战报,又有人来报告战事了,前一段时间,直系那里蹿出一个新人。听说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回国后接连任过北洋陆军的营长和团长,而现已是旅长了。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火由江浙边境始,分三路出击,一连烧了松江、上海和南京,而后又北上,眼下已经到了津浦线上。他不得不从丧子之痛中振作起来,除了父亲的身份,他还是一方镇守使,便要护一方百姓。战事来得迅速又猛烈。很快,邵沧舟的部队就要打到他的城门口了。上级的急电,命他死守安徽,三日之内,必有援军。 河堤口阴风阵阵,夜里四下无声,负责电报的小李不过二十岁左右,此时他的心跳杂乱如麻。嘀嘀嗒嗒的电波声响起,站在他身后的邵沧舟,一身笔挺军装,双手别在身后,脸色越发铁青。 邵沧舟命电报员又发了一封电报,这已经是第三封了。 本来他对这个身经百战的老牌将军古弘毅,颇有些惺惺相惜之感。若真是兵临城下,两兵交战,就凭他那点守城的兵力,怎么挡得住他这次北上一统的决心。如果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蚌埠,也算免了一城百姓的苦。可谁知道这个古弘毅如此固执,他连发三封电报,仍不见回信。 “大丈夫应择良木而栖,如今大势已定,古弘毅困守空城,这是愚蠢!他以为他拦得了我?他以为拖着就能等到援兵?笑话,张宗昌要他死守这个关口是什么用意?他败不败都是枚死棋!” “长官,还要不要发第四封电报?”电报员又问道。 “我已经给了他三次活命的机会,他若是降,我也还将他收在麾下,他也算是个刚正不阿的汉子,他不降,我只好先拿他开刀,祭一祭这一路上死去的将士英魂!” 邵沧舟紧皱眉头,走出了电报室。 屋外秋风瑟瑟,淮河的水一波接一波扑上岸来。他往岸边踱了几步,猛地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锃亮的黑色军靴。他低着头,望向涌起的洪波,再抬起头时,眼中的杀伐之气愈发浓烈。 古府内灯火通明,荷枪实弹的卫兵守在府外,每个人的心头都绷紧了一根弦。公署所在地已划为危险区域,古府成了临时的战地指挥处,刚丧子的古弘毅做事愈发力不从心,但他还是强撑着坐在椅子上查看城内地防图。这几日已经连失凤阳、怀远两县,直系这个新冒出来的年轻将领确是少年英才,势不可当,不过数月,大大小小的十多场战役纷纷告捷,奉军节节败退。 古弘毅斥走了来送电报的卫兵,他知道邵沧舟的计策。他每收一城,都会将敌方将领的首级悬于城门,名声传开了,许多畏战的脓包,怕死的小人,无信无义,只为升官发财,一听他劝降,忙不及打开城门拱手投诚。但他不能,安徽已是最后一道屏障,邵沧舟如果破了安徽,便会乘势逼近徐州,那时奉军的势力便会被彻彻底底地驱出苏皖,要他不战而降,真是笑话。 “这几日你要多注意,火力集中守好城门,尤其城里的粮草弹药,更要看得牢些。今日就将其他进城的小道一并封了,我怀疑军中有奸细。” “老师,军中怎么会有奸细?”卫琴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右手食指与拇指不停摩挲。 “若无奸细,恐怕凤阳就不会那么不堪一击。好了,此事我只交给你,你小心去办,暂时不要惊动军中,免得军心不稳。”古弘毅神情凝重,眉头深锁,叫他附耳过来。 “好,我这就去办。”卫琴得了令便告辞,大步往屋外迈去。 “你等等,我还有事情要嘱托你。”古弘毅远远地又招他过来。 “老师请讲。”他顿住脚,回头两步并三步地走过来。 古弘毅张了张口,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效琦在天津,如果我……你要护她周全。” 卫琴听到古效琦的名字,滞了几秒,“大小姐?”又复道,“老师!不会的!” “此仗万分凶险,我亦不知能否保住身家性命,实对不住我那苦命的亡妻。修晔已经没了,我的半条命也已经随他去了,眼下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效琦。她一个女儿家,手无缚鸡之力,又能独活多久?我将她放到沈海棠那里,也不知是帮了她,还是害了她。你是我看着长大的,把她交给你,我也算安了一点心。” 那个本该是一个散着温馨的人间烟火的夜晚,人们还在灶头上做着饭,城外的枪声就响起来了。入侵者趾高气昂地横行在已经破败不堪的街头,街道变得阴暗狭窄,无辜的路人单单是躲在角落,便已经害怕得颤抖起来,城中已是人间地狱。 古弘毅带着一个营的官兵,死守红旗路主街上的堡垒,天已经黑透了,到处是炮弹引燃的火堆和绝望的人们。后路已断,他便架着那挺机炮强撑着,还来不及知晓他们是如何潜伏进来的,敌军已经从四面八方包围了他们。身边的人陆续地倒下,再没有站起来。 在濒死的瞬间,他仿佛看到自己温柔娴淑的妻子和聪明可爱的小儿子在向他招手,他累了,一个多星期的死守,多少个日夜没合上的眼,在这一刻他终于可以卸下担子,在此地长眠。待到卫琴等人赶到时,古弘毅的身上全是黑窟窿,面目全非,血早已流尽,在这场硝烟四起的征服中,一代英豪的陨落几乎悄无声息。 次日清晨,古弘毅的人头便被挂到城墙之上,尸首曝于荒野由野兽分食。一夜之间,城里的奉军势力抓的抓,降的降,逃的逃,躲的躲。那一段时间,全城戒严,消息封锁,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城外的消息自然也进不来。 不论外面如何战火连天,老百姓的日子还是要一天天埋着头过的。他们并不在乎执政的人是姓古还是姓邵,只要没断粮,没断水,太阳照常升起,他们照样过着平凡安定的生活。 1传承中国历史渊源的刺客文化 司马迁《史记》专辟刺客列传,讲述“士为知己者死”的传奇刺客,历史上也不乏聂隐娘,红线等女刺客,而融合了特工暗杀等元素的民国女刺客,更是传承了这一文化并加以融合与发展。 2一代民国女性的爱恨缩影,家仇国恨裹挟下的悲欢人生! 3这是风度翩翩的民国,也是军阀混战的乱世! 女主人公为报父仇,十年间年游走在军阀、青帮大佬、特工机构之间,隐忍潜伏,见证着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和民国大时代的风起云涌。